(2)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汽车电子、风力发电装备制造用软件、中小航空发动机(民用)数字系统、家用及工业类嵌入式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做大做强新型电子电器、系统网络控制设备、通信产品等产业。壮大新型电子元件、移动通信、机电一体化产业规模。加快高科技产业园的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和田心高科技园的系统网络控制产业基地等项目平台的建设。到20xx年增加值突破12亿元,年均增长25%;到2015年增加值突破36亿元,年均增长20%;到2020年增加值突破72亿元,年均增长15%。
(3)环保节能产业
重点发展水煤浆燃烧及其成套装备技术、水泥回转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组合墙体、陶瓷窑炉节能改造、二次资源深度综合回收利用与装备技术等产业。到20xx年增加值突破20亿元,年均增长30%;到2015年增加值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26%;到2020年增加值突破150 亿元,年均增长20 %。
3. 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
(1)传统陶瓷产业
重点发展建筑卫生陶瓷、电子陶瓷、杀菌陶瓷等传统陶瓷。开展工艺陶瓷、美术陶瓷等日用陶瓷制品提质增值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陶瓷原料、制备工艺标准化研究;陶瓷窑炉天然气节能技术改造与推广;1000kv特高压电器瓷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努力打造成中国日用陶瓷、炻瓷和电瓷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之一。到20xx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9 %;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15亿元,年均增长15%;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555亿元,年均增长12 %。
(2)传统烟花鞭炮产业
重点开展传统烟花鞭炮企业现代化、标准化工厂改造,集团化、规模化运作,推进 “三大革新”(环保革新、工艺革新、材料革新),以无烟、无毒、无污染、低噪声、安全性好、造型新颖、外壳不燃,并伴有香味和音乐的品种代替现有的产品。到20xx年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8%;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5%;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4 %。
(3)通用与专用设备装备制造业
重点发展起重机、阀门、矿山机械、农业机械、选矿机械、工业齿轮、仪器仪表和石油化工设备等制造业。
重点开发模块化组合的起重机械、全自动起重机、高铁建设构桥设备、铁路集装箱专用起重机、特种专用起重机,研究开发起重机自动定位技术、自动监控技术、传动部件优化组合技术和现代控制优化组合技术。开发高效选煤选矿设备、成套煤炭及生物质成型设备、矿用井下液压设备、石油钻机及其钻头、矿用钻机及其钻头、船用大功率液压马达、锻压机床、农业现代化装备等。到20xx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25%;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30%;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26 %。
(三)工作重点。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即:“5115”旗舰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科技创新品牌工程、产业结构优化工程、园区平台升级工程、对外开放带动工程。
1.“5115”旗舰工程。用3-5年时间,实行特殊政策、特殊奖励和特殊服务,在全市培育5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10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五十亿元的企业。
2.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采取专项政策,专业服务,专门奖励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到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1800户,力争达到2000户,到2020年突破4000家,力争达到5000家。
3. 科技创新品牌工程。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整合资源,促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到20xx年使骨干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全部得到更新改造,重点企业的主要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重点新产品100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新产品50个以上,省级新产品170个以上,全市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以上。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投入与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4.产业结构优化工程。突出抓好汽车、电力机车、轨道交通、航空等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着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及产能企业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逐步达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重点加快清水塘地区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在五年时间内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先行区。力争到2020年,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由20xx年的12.9:52.7:34.4调整为4:58:3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xx年的46.4%上升到2020年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