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消防法》中找到相关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然而,旧楼道内乱堆放杂物的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部分住宅小区的居民为图省事,习
惯把自家久置不用的或废弃的物品堆放在附近的楼道内,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居民的生活,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居民楼内危机四伏
近日,住在钟楼社区的居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他们所居住的巷道从去年开始做了一排门面房,且越来越往过道发展,使得本来就不宽的路面变得更加狭窄,他们所居住的居民楼内如果发生火灾,消防车都无法进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该巷处于闹市中心,人口密集,人流量大。由于该地段地理位置好,很多商家以及流动摊贩纷纷在此经营,现在的巷道内通道阻塞,脏、乱、差情况特别严重。尤其是狭窄的通道存在着很大的消防隐患。记者在该巷看到,并不宽的巷子两旁全部都是个体经营户,大多数以餐饮经营为主,巷子里最宽的地方最多也只能有5人并排通过,而在狭窄的地方,三人同时并排通过都很困难。在巷口的高压线下,还有一户商家正在经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消防车,就连普通的小车都无法进入。
市民防火意识弱
外部的公共设施存在问题,那市民自身的防火意识如何呢?消防部门在市内做了个简单的抽样调查,看市民对火灾遇险的常识了解多少,结果却并不太理想。
询问了100名不同年龄的市民,问了简单的几个问题。如遇到火灾时你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家里刚刚着火,你准备怎样扑火?你会从消防通道走还是电梯逃走?……
大多数被访市民知道首先要拨打电话119,一位姓刘的先生却愣了一下说:“打120吧!”不禁让哗然。有28位市民表示会打电话呼救然后等消防人员到来,有70位市民对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常识有初步了解。广场路小学6年级的一位学生说:“学校上过课。打电话119,用湿毛巾捂着嘴,烟太大要蹲着出去,不能坐电梯。”只有一位住亚光新村在读研究生的夏先生表示,对于火灾常识比较清楚,还拟定了一套逃生计划。
经营摊点险象生
家住王家湾的张小姐每天晚上回家都要经过一片烟雾缭绕的烧烤摊,这里长期形成一条占道经营的夜市。每到晚上6点左右,路边的违章搭建的烧烤摊开始生炭营业,烧烤的炭炉随意摆放路中央,烟雾弥漫。詹小姐说:“露天的烧烤摊又没有安全措施,占道经营影响了消防通道,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发生火灾的话,消防车都难以开进来。”
在观察了路边的一些经营店面时发现,不少店面都缺失防火意识。在沿湖路,一家煤气灌送点旁边邻着一家电焊加工点,明火暗气不由让人心忧。
“城中城”的危险
“城中城”是消防安全的一大隐患。由于年代和规划原因,一些“贴面楼”、“握手楼”成为消防死角,道路的狭窄成为消防部门救火时的致命伤。在我市永安里农贸市场以及中心集贸市场周围的一些居民区里,记者看到一幢又一幢的楼房“贴面”而建,大多数小巷子弯弯曲曲,非常逼仄,间距不过两三米。在这两三米的过道中,不少居民还人为“设障”,堆放了很多煤炭、木头,不要说体积庞大的消防车,就是两个人并排通过还要侧身。走一圈下来,还能发现一些居民在楼房下私自搭建不少的简易房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城中城”一旦发生火灾,经常是周边几十米内都不见消火栓,消防官兵不得不到更远的主干道上找水源,然后利用多部消防车接力供水。“城中城”的“握手楼”和“贴面楼”之间那么小的楼间距,发生火灾时消防车根本无法近距离救火,往往只能采用铺水带的方法,这样既延误了最佳救火时间,又会降低水压水力,非常影响救火速度。
小商品批发市场周围不容乐观
拥挤的人流、随处摆放的三轮车、自行车、占道摊位,在我市很多批发市场前经常看到,而通道不畅、消防设施不足、相关人员缺乏消防意识,也成为这里的通病。在上窑,记者看到在这里做生意的商贩已经将道路两旁占领,加之来买东西的人因很难找到车位,都将车随意停在就近的路边,交通情况非常混乱。
由于小商品批发市场、服装市场等商场内寸土寸金,市场的摊位一个个都“手拉手”、“肩并肩”,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些摊位之间只用一张木板隔了一下,很多天棚和隔离板都是一些普通的木板甚至纸板,没有任何防火功能。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必将借着摊位之间的这些“亲密连接点”迅速蔓延,极易出现“火烧连营”的情况。在发生火灾时,堵塞的安全通道又使人们失去了重要的逃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