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培训内容、方法与返乡妇女,特别是女性下岗职工、农民工要求有差距。大部分女性下岗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存在“专业对口”观念,认为培训哪类工种便决定了要从事的工作。因为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培训内容,所以她们宁愿不参加培训。
二是投入少。国家投入资金从总量上看不少,但人均培训经费并不多,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技能和权益保障、法律知识等内容的培训。
三是培训不能根据学员的年龄、文化基础及综合素质进行层次分类,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习,针对性不强。
六、城乡妇女就近就业创业情况
(一)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妇女就业创业问题出台的政策、主要措施和做法
1、认真落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县20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xx]34号)文件精神,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有关工作, 采取部门联合为返乡女农民工、社区下岗失业女职工举办招聘会,目前该项活动已在全县范围内启动。
2、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激励和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发[20xx]1号)文件精神,对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妇女落实政策帮扶,并将小额贷款与(syb)创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从参加培训、推选项目、开业指导到提供贷款扶持。
3、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送服务”活动,把国家、省、市、县实行的积极就业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个需要帮助的女性劳动者身上,积极为他们就近转移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努力促进城乡妇女多渠道就业。截止今年7月底,已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2万份,举办招聘会8场,提供就业岗位12000多个,为解决城乡妇女的就业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4、组织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和求职意向以及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举办纺织、缝纫、农村实用种植、养殖技术等各种技能培训班,不断提高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的劳动技能素质,让他们能够掌握足够的本领,在经济好转或者其他受到冲击较小的行业实现再就业和技能转移就业。
5、积极引导有技术、有资金、有创业能力的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重点是创办农产品加工业、县域中小型企业、乡村特色餐饮、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
(二)城镇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和返乡女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情况
我县城镇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和返乡女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人员比较多,主要覆盖在以下几大领域:一是到当地民营企业就业;二是到县城家政服务中心做家政服务员;三是到县城一些商场、酒店从事服务工作。
(三)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自主创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1、自主创业情况
20xx年在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中,通过劳动保障部门实行政策扶持,自主创业的有50多人,在各个领域展示风采,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返乡妇女自主创业中,大部分女性选择了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如从事服装、餐饮、建材、做小生意、畜禽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等。其中比较成功的有办服装厂的徐玉梅、开物业公司的曹慧芳、开超市的戴辉丽、开**州特产专卖店的刘艳等。
2、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实力有限,缺乏创业所需的资金支持。对于有创业愿望的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来说,缺乏资金是制约其回乡创业的最主要问题。要创业,就必须有必要的资金支持。一是依靠自己的下岗买断金和在外打工时的一些积蓄,但数额往往不大;二是如果向银行贷款,一则程序复杂,门槛较高,二则没有贷款担保和抵押,往往难以如愿。
二是本身素质不高,缺乏创业所需的文化知识。
三是投资盲目性大,缺乏创业所需的信息服务。一些返乡创业人员在外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返乡后对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不能准确把握,对产品的营销存在信息不畅,手段缺乏。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投资,达不到投资的理想效果。
七、对解决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就业良好氛围
要开设经常性的咨询服务电话,解释答复有关就业再就业政策问题,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把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基层单位,继续树立和宣传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企业积极吸纳就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妇女转变就业观念,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帮助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创业服务,引导妇女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