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产业融合策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创建发展新模式。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做特茶、桑、菜三大现有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创新力度。把科技、文化、社会、人的创造力等各项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开发、生产和销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创新发展模式。我县特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文化资源丰厚,要聘请文化、农业、旅游专家对我县特色文化、农业、旅游等资源进行综合论证,做出特色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借鉴工业园区发展理念,建设一批“观光农业园”、“休闲农业园”、“体验农业园”等农业特色园区。近期,要着力做大“**翠兰”品牌,通过引进外资,整合资源,提升“**翠兰”基地建设和加工、包装、销售水平,逐步把**打造成“中国绿茶之都”。
(三)着力特色创新,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不断拓展新型特色工业发展空间。创新是特色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我县现有的工业大多是传统产业,生产规模小、层次低、效益不高,难以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特色经济。在今后的特色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着力提高现有加工产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对现有小而散的产品和产业进行专业化有机整合,使之壮大成为县域规模特色经济;二是围绕核心竞争力,按照产业发展规律,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现有产业升级;三是深挖潜在优势,大力开发新品种、新产业,培育新特色,着力延伸特色经济发展链条,增强特色工业发展后劲;四是牢固树立“项目立园之本”理念,围绕把工业园区建成“招商引资平台、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平台、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平台”这一目标,着力招商引资,力争在引进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以打造特色产业板块;五是总结县内规模企业技改和自主创新工作经验,着力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我县特色工业竞争力。
(四)强化宣传推介造势,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全力打造特色旅游优势。旅游是把优势资源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载体。连续两年举办“大别山(安徽·**)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活动,有效提高了**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一大批山外游客进山,使**旅游业显示出了勃勃生机。现实告诉我们,要让我县的旅游经济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生态牌,走特色路。一是要全力打响生态旅游品牌。要继续加大旅游推介力度,特别是以济广高速贯通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旅游推介范围,提高旅游推介层级,全力打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品牌,为把我县旅游景区、景点融入省级、国家级旅游热线,积极营造火热的舆论环境。二是要深度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我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好山好水好空气、宜居宜旅宜休闲”
的大生态环境,集“文化”、“禅宗”、“山水”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资源。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综合资源,推进深度开发。要在现有“生态之旅”、“红色之旅”、“禅宗之旅”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发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鼓励县域资本和吸引县外客商投资建设一批特色山庄,着力发展体验、休闲、观光、度假、会议、养老、健身等特色旅游,以特色留游客,以特色留财富。三是要创新发展体制机制。组建县旅游开发公司,建立运用市场法则进行融资、开发景区景点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做活特色旅游。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