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热由单位包干逐步走向市场化经营,福利供热由免费午餐逐渐变为有偿午餐,实行集中供热,原单一的、小型的供热设施不能适应现有的大系统集中供热,系统缺陷逐一显露出来。加之归属集中供热后,原供热系统、设施产权归用户所有,形成设施问题供热用户单户居民无法管,原企业单位无人管,物业单位不敢接管,供热单位管不了的现象,用热矛盾加剧。尽管每年供热前供热管理单位依据《兰州市供热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有问题的用户发出维修通知,但是真正维修的用户很少。正是因为以上原因的制约,致使该部分热用户的公用设施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影响集中供热工作的外因。其次市政设施维护、更新不及时也对集中供热带来负面影响。有的下水管老化渗漏,因为下水是酸性的,对钢材的腐蚀性特别大,严重影响暖气管道的使用年限,同时有可能形成地基下陷,拆断供热管道,比如前一段时间施工的三电供热点管网,在开挖管沟时发现,下水管道渗水,轻轻一碰就管材就碎了,混凝土在下水的长期腐蚀下已经失去强度,供热管网埋到地下不长时间却已严重锈蚀。同时,几年后很多市政主管网也会面临老化问题, 管网的跑冒滴漏现象一年比一年严重。
管道老化造成失水问题是供热运行中的一大难题,也许有人会说: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在这里我再举例说明一下,上一采暖期用水量为65000吨,按供热面积核算,每平方米用水48公斤,一套住宅按100平方米算就是4.8吨,相当于一个三口这家两个多月的用水量,一天内采暖系统的补水量相当于我们一天的生活用水量的一半,全县供热系统总的用水需要是4000多吨右,其余的水到哪里去了呢?经过软化处理过的高温水被市政管网白白的漏掉了。
在供热运行中我们最怕的问题不是失水,而是失水时找不到失水的地方。在查漏工作中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尽早发现失水部位,然而供热管网的漏水排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多处漏水点都不在明处,有些在地沟的污水中,有些在地下,有在用户的地坪处,失水前期没有表面现象,轻易不会被发现,为了发现问题和保证用户的最大利益,只能不停地向系统补水,并且派人昼夜不停地巡查,直到排除问题,水压稳定为止。例如20xx年南关供热点因为旧管网漏水,多次发生水压不稳的问题,严重影响供热质量,投诉增多。20xx年2月上旬南关供热点失水严重,为了尽早发现问题,南关供热点的管理人员和司炉人员冒着百年不遇的严寒天气,昼夜排查10余天,直至除夕深夜才修好管网。兰州市供热条例明确规定,供热管网归用户所有,供热单位没有能力对管网进行更换改造,想必大家在媒体上看到过,外省的一些供热单位采取停暖的方式迫使用户改造管网,但是这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为保证用户用热质量,供热单位往往迫不得已自己掏钱对老化的管网进行维修更换,比如西关蔬菜公司的住宅楼,因为管道老化,住户中下岗职工多,多次通知后没有人维修,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供热单位对管道进行了更换,更换成本一次就高达达一万多元,相当于一个单元一年的采暖费总和。不仅提高了运行成本也增加了供热部门的负担。随着供热生产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这些因素势必会对供热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制约因素。
设施老化失水对集中供热有以下影响:
一是漏水破坏了稳定的水力工况,系统产生倒空现象,使空气进入系统形成气阻,导致局部甚至大部分居民散热器出现不热现象,同时供热点为了保证运行压力,加入大量的冷水,使出水温度不能保证,影响供热质量。
二是影响供热设施的正常运行。管网破裂,系统达不到正常的运行压力,只能停炉检修。
三是形成供热矛盾。因部分用户设施问题而影响广大用户正常用热,用户不能正确对待问题,而将矛头指向供热单位,无形中加剧供用热双方矛盾,投诉增多,聚众上访事件增多,影响社会稳定。如政府住宅楼住户孙某某就是因此问题影响用热质量而拒绝缴纳采暖费并将供热管理部门诉讼至法院。
四是影响收费率,每年用户欠费主要的原因也是供热市政设施老化引起的。
五是由于大量热水流失,给供热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吨经过加热并且放有除垢剂等药品的水成本将近8元钱,仅一个采暖期失水损失达到48万多元。同时检修需要增加司炉人员,需要维修材料,给供热部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供热成本上升,提高了供热能耗,供热成本上升,使供热单位负担加重,造成供热行业恶性循环。
六是由于能耗增加,产生更多的废气废水,影响环境。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