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薯套种薯苗越粗壮,干物质高,产量越高,种苗确保百株插苗重 900克 以上,选薯苗时剪取尾头1—2节嫩壮苗较好;烟薯套种淀粉红薯以南昌番薯为对比,豫薯王表现产量较高,徐薯18其次;烟薯套种防治鈄纹夜蛾选用2.2%威牛或2%甲维盐防效好;烟薯套种田锄草施肥可施一边,又节省劳力、又能明显增产;烟薯套种施用自配36.6%红薯专用肥,投资少、效果好;薯苗完全可以越冬,能提早移栽时间20-28天,减少亩生产成本40-60元等。试验田面积共计72亩,红薯总产量达到199.3吨,亩均产量5536斤。通过试验示范,举办技术培训4次,印发技术资料2800余份,大大提高了成员栽种红薯的技术,带动了全乡红薯产业的发展,刷新了红薯的亩均产量与产值。试验证明烟薯套种是当前我县农业生产上的较好种植模式,其亩均产值可高达4300元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流转相对滞后,难以形成集中连片的区域种植,红薯的产业效益在短时期内很难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2、农民守旧思想较为严重,一时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种植大户不多。
四、下步工作设想
1、学会两条腿走路,进一步壮大红薯产业链。一是继续抓好淀粉红薯的生产,做好红薯品种提纯,进行红薯脱毒处理,提高红薯品质,再创亩均产量新高;二是继续抓好试验示范,解决食用红薯外观问题以及食用红薯产量与小薯化的矛盾,引进紫色红薯、红心王、早熟红薯等新品种,开辟食用红薯生产新天地,走出销售鲜红薯的路子。
2、推广配方施肥,提高机械化耕作率,继续降低红薯生产成本。
3、加强宣传引导,继续发展新成员,适当增加成员出资,解决运营经费紧张的矛盾。
4、兴办薯粉加工厂,自创薯粉品牌,解决红薯销售受制于签约企业的瓶颈问题。
五、建议
各级政府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指导,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规范和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引导、激励合作社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