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动物防疫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今年县委政府虽然把动物防疫的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下拨防疫经费二万元,但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不要说全年,只是上半年的春防工作就得不到正
常运转,“无钱防治”的问题较为突出,快速启动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的能力大大减弱;动物重大疫情的防制所需经费不落实,无法保障日常工作所需储备物资;动物安全风险储备资金缺位,政府要求100℅强制免疫并免费提供疫苗,但疫苗过敏可导致牲畜死亡,牲畜死亡政府就要赔偿,这笔风险基金没有专项保证,甚至连疫情处置费(扑杀、坑埋、药品等)都没有落实。遇有突发疫情和突发事件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不仅造成疫情流行的隐患,而且极易引发农民和各级政府的矛盾冲突。
(五)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在动物防疫基础建设上,虽然经过了3年的建设阶段,县乡基础设施也初见规模,但一旦动物疫情紧张时,就显现出了一定的弊端,首先是村级兽医室的空缺,没有办公地点,没有相应的储存设备,没有相应的物资储备,其次是乡级畜牧兽医站,虽然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但一些设备相应老化,没有及时得到更新,据调查,全县5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防疫包,还有的没有整套的防治工具,没有贮藏设苗的设备,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
三、对**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领导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各级政府对当地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同志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把动物防疫工作置于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树立“防疫事关全局,丝毫不能疏忽”的观念,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日常工作安排,应在动物防疫工作结束后,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验收,充分体现政府负责制。从而真正做到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政府部门负责防疫密度、畜牧部门负责防疫质量的防疫原则
(二)加大资金投入是前提,切实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经费
各级政府要把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鼓励对动物防疫事业的投入,计划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调整财政资金结构,逐年提高对防疫工作的投入。应保证各级动物防疫机构的人头经费和必要的事业经费,要确保相关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受损的是政府,受害的是百姓。要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环境,提高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后防疫工作的实施者不再是技术部门,而是向村级动物防疫员逐步转变,正是由于如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村防疫员的福利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建立强大而牢固的防疫网络,进一步巩固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地位,从而确保全县畜牧业的生产安全。
(三)完善疫情预警机制是手段,创新机制是动力
提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疫情预警机制,做到及时,准确,反馈迅速,一旦发生疫情,应及时通过媒体对外宣布,做到资源共享,确保能及时启动预案,保证群众经经济损失最低。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近两年来有一定的提高,我县按照每人每月60元标准给防疫员发放补贴,基本改善了动物防疫工作条件,但对于务农人员来说,这是微不足道的,防疫工作是常年而繁重的,无法做到“两工作两不误”,村级防疫员有了抵触情绪,应在根本上改善村防员的待遇,使他们能安心工作,提升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