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实施对外交流扩大了影响力。20xx年,我市中老年艺术团代表**参加第八届香港国际中老年“金
紫荆花”杯大赛,获得团体、编导、独唱3个“金紫荆花奖”最高奖,组织金奖1个;回族艺术团受自治区文化厅委派,参加“韩国安城国际民间艺术节”,获得巨大成功;参加北京20xx年城市奥运广场文化活动,演出的歌舞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节目,深受群众喜爱,展示**的形象。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丰富了活动形式。积极扶持高闸镇的商科农民艺术团、扁担沟镇农民乐队、马家湖村农民秧歌队、板桥乡舞龙队、金积镇舞狮队等农民文艺团队,社区曲百川秦腔自乐班、王桂兰老年秧歌队等自发性群众团体,东方乒乓球俱乐部、何家棍武术队、杨文喜武术学校等体育健身团体的建设;组建**市回族艺术团、宣传文化中心中老年艺术团、文化馆少儿艺术团、红半边下岗女子鼓队。成为了城乡文化体育活动的骨干力量,并活跃于城乡和**周边地区,带动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四是特色文艺创作形成了品牌。实施“一乡一品,一品一特,一特一优”的战略,积极引导优秀文化精品走入市场。青铜峡市现代眉户剧《大棚情缘》,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新剧目奖,并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得综合大奖及6个单项一等奖;《回乡情韵》精品文艺节目正在积极地创作、排演;市文化馆组织的142件作品参加全区群文岗位技能大赛,有81件作品获奖;舞蹈《杨门小女将》晋京参演,获得金奖;集体创作的体育舞蹈“穆民扇”获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金奖和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三等奖,舞蹈《欢快的响板》获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二等奖。盐池县文化馆创作的现代音乐剧《冲天鸟》在区内外10多个省市巡回演出,引起轰动。县、乡镇、街道、学校及各系统的“文化艺术节”、“文化体育周”、“全民健身周”、青铜峡市的“百花艺术奖”等活动连年举办,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已成为品牌项目。
三、推动我市文化体育大繁荣大发展还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文化体育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的工作比过去是有进步,但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体育产业还处于较低水平,还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体制的改革还很滞后,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内涵挖掘培育不够,表现形式不够丰富,品牌特色不鲜明;二是文化体育建设的投入小,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场所规模层次还较低;三是文化体育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四是文化体育市场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管理还不规范,发育不成熟,活力不足;五是人才激励和推出机制还不完善,队伍建设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各门类艺术拔尖人才数量极少;六是**文化体育事业的滞后现状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根源,而这些根源性条件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
这些问题,是当前影响我市文化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实现我市文化体育大繁荣大发展,任务相当艰巨。但我们相信,通过党委、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文化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使我市的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四、推动**文化体育大繁荣大发展需要努力做的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终是要以学习实践的有效成果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今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建设将得到全社会的更加重视,文化体育事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继续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要求,坚持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两轮驱动,狠抓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文化品牌创造、激励机制的建立,加强文化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涵养能力建设,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抢抓机遇,力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有突破。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市文化体育工作的重点。当前,我们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抓紧完成**图书馆新馆的搬迁、开馆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项目资金,抓好**市建筑博物馆(董府)、马月坡寨子的维修开发和利用工作;加快**市文化馆、博物馆、体育中心立项建设步伐;加快乡镇文化站、村级示范文化室、示范农民文化户、农民示范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