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故障维修。目前,省局大探中心承担全省大监站
的维护维修保障任务,3名技术人员全年需24小时保持维修热线的畅通,首先通过远程技术指导排除故障,对无法排除的故障,将随时准备赴现场进行维修。从目前技术手段来看,3名同志完成全省大监站的维修保障任务已满负荷,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县级技术保障能力与需求有较大差距
目前,县级局(台、站)负责区域站的技术保障任务。通过对东、中、西部县局的调查,每个县局(台、站)负责维护的区域站多少不等,陆路距离最远的大约有40公里,有的区域站建在湖心岛上,需乘船上岛后进行维护维修;还有在山顶建设的区域站,需人力步行携带设备上山维护维修。由于前期多数区域站仍在保修期内,设备运行比较正常,在所了解县局中,有备件储备的仅有2个,绝大多数县局由一人兼职负责区域站的日常维护维修,技术水平较低;同时,县局技术人员均没有计量检定的工作经历,更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四、区域站技术保障的对策
通过对区域站保障工作的调研,我们认为,若想妥善解决区域站技术保障问题,需从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区域站实行实现省、县两级保障,突出市级管理职能,才能确保区域站能够正常运转,保证业务效益的充分发挥。
(一)政策层面的对策
1.国家级业务管理和技术部门需切实做好有关科研工作,加快便携式、价格低的现场标校设备的研发,能够为基层台站统一配备精度高、稳定度强、满足业务需求的标准器,实现量值的可靠传递。
2.加强人才培养,基层台站要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剧增的实际情况,立足自身人才潜力的挖掘,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快人才培养,使基层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够掌握检定、供应、维护维修基本技能的技术保障队伍。
3.省级业务管理单位需对各级单位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细化职责,科学测算技术保障工作量。省级技术保障单位要加强对基层台站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时,要依托现代化通讯网络,探索通过远程视频指导现场维护维修的新技术。
(二)技术层面的对策
1.计量检定。采集器的检定须由各县气象局进行现场检定,即为每个县局配备一套标准信号源,负责其行政范围内区域站采集器的检定,并向省局提供检定原始资料,作为备案和发放检定证的依据。为此,每县局需配备越野车1部,检定设备1套,专业人员1-2人。省局每年按一定比例的站进行抽检,发放检定合格证书,另需配备1-2名抽检人员和至少一套检定设备及车辆,并负责传感器的检定,增设温度、降水、风向风速实验室5个,增加检定人员7名。
2.装备供应。备件供应按“统一计划、集中采购、统一供应、分级管理”的原则,储备分省、市两级,主要备件由省局大探中心储备,部分消耗性、易碎、易损性备件由各县局负责储备,全省区域站备件年储备量应达到:采集器整机1500套,雨量传感器1500套等。省局对加密气象站备件须增设专人进行管理。
3.技术支持和维修维护。按照县级台站维修维护为主、省市级维修为辅的原则,县级负责定期巡视、维护、保养、简单故障的诊断及故障部件更换,市级负责自动站的运行状态监控、通信维护及复杂故障的维修工作,省级负责远程视频诊断、技术指导及疑难故障的维修工作。省局需建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维修检测平台,增加必要的通用维修工具、仪器、仪表和2台技术保障专用车,增加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人员3-5人。市局需配专职技术保障人员3-5人,通用、专用仪器设备,维修、测试实验室16-30平方米,技术保障车1-2部。县局(台站)需配备一名专职或两名兼职技术保障人员,一部技术保障工作用车,建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备件仓库,配备通用维修工具。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