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技术的优势。**区建有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业核心区和金银滩奶牛核心区,一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品种在这里得到集成、推广和应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自治区前列,综合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3.2%。上述优势为**区率先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创造了得
天独厚的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区位的优势。**区是吴忠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西北地区传统的物资集散地,集市贸易历史悠久,素有“水旱码头”和“商阜重地”之称。随着自治区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和吴忠市“西移东扩”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促进**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尽管**区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优势条件,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不大、优势不明显,高新技术集成应用程度和专业化组织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区合署办公体制有待于进一步理顺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继续加强和改善。
三、**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思路与对策
通过分析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对**区区情的再认识,我认为**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扩规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体就是打造“四特”品牌,壮大“六优”产业,加快“两离土”步伐。
打造“四特”品牌,即:精心打造“马兴西瓜”、“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扁担沟苹果”、“刘湾葡萄”四个特色品牌,注册产品商标,申报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和原产地认证,做足特色产业文章。
壮大“六优”产业,即:建设奶产业、设施农业、优质苹果、优质精品大米、无公害西瓜、清真牛羊肉及皮毛交易六个优势特色产业区,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
——以金银滩、马莲渠为核心,辐射孙家滩、扁担沟、金积、郭家桥等乡镇的奶牛产业区,通过实施“奶牛上山”计划和引进公司、大户改造、完善、提高、整合和建设“托牛所”等形式,切实转变奶牛饲养管理模式。认真落实后备奶牛补贴、奶牛保险和鲜奶收购最低保护价等政策,确保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使奶牛存栏尽快向30万头的目标奋斗,力争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民从奶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占总纯收入的30%以上。
——以金积镇为核心,辐射上桥镇、东塔寺乡、古城镇、郭家桥乡、孙家滩开发区的日光温室产业区,发展日光温室3万亩,其中设施园艺达到5000亩以上。积极引进公司和大户,对现有日光温室进行改造升级发展“订单农业”。抓好东郊蔬菜批发市场、金积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搞好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
——以孙家滩开发区、扁担沟镇、金银滩镇、郭家桥乡、板桥乡为核心的优质果品产业区,发展苹果15万亩、红枣3万亩,无公害鲜食葡萄0.5万亩,杂果1万亩,其中优质率占80%以上。
——以金银滩、马莲渠为核心,辐射金积、高闸、扁担沟等乡镇的优质粮食产业区,发展优质水稻5万亩,其中有机水稻面积每年增加1000亩,最终建成无公害精品大米生产基地。
——以高闸镇为核心,以马兴西瓜、黄沙窝西甜瓜为品牌,辐射扁担沟镇、马莲渠乡,发展无公害西瓜产业区,西甜瓜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
——以涝河桥市场为核心,辐射周边的清真牛羊肉产业区,建成西北最大的活畜和皮毛交易集散地,带动孙家滩开发区、扁担沟镇、金银滩镇、郭家桥乡、上桥镇清真牛羊肉产业发展。年肉牛出栏8万头,肉羊饲养量80万只,出栏60万只。
加快“两离土”步伐,即: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步伐。依托近郊优势,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城、外出务工经商创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点抓好金积、金银滩、扁担沟、马莲渠等中心集镇、大村庄和中心村建设,引导农民向城镇聚集。抓住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和吴忠市“西移东扩”战略实施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力争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