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促进了和谐矿区建设。社区是企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企业和谐的基础。基础好后方才能稳,企业的后方不稳,前方也不会稳。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把“服务弱势群体、满足群众需求、搭建沟通平台”作为社区建设的三个目标,既抓管理,又抓服务;既抓硬件,又抓软件;既重视安全健康,又重视治安管理;既立足于全体居民,又不忽视弱势群体;既关注群众需求,又维护企业利益。通过社区建设,切实加强了矿区稳定工作,促进了和谐矿区建设。
四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社区建设以来,特别是我们推行“四五二三”工作模式后,我们真正做到了职工群众有小事不出楼院,一般的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职工群众生活、工作上的事,社区出面都解决了,这样就为矿长书记、班子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来考虑单位的发展问题、安生生产问题等大事。中央、省里很多领导来参观,对我们社区的工作也非常肯定,特别是社区哪个职工下井,今天谁在岗位,谁在家,信息掌握得十分清楚,这些领导感到十分惊讶,感到社区的工作做到了家。这些是什么,这都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关爱职工。特别是我们推行“四五二三”工作模式后,其中有一项就叫搭建沟通平台,职工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思想上有什么问题,社区都了解,而且出面协调、解决,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不仅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而且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开展思想工作。这样,社区真正成为党政与职工群众的桥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职工群众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通过解决职工群众的具体生活问题,来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效果是非常好的。同时,我们还成立了社区居民议事委员会,建立了议事制度,实现了社区内部的大事民主决定,自主管理。社区的事由大家研究、协商解决,这既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创新。
五是拓展了党员管理的领域和范围。我们成立了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工作委员会,不仅对在岗党员八小时之外进行管理、监督和教育,同时还对离退休党员、在社区居住的党员进行集中管理,开辟了党员管理的新途径,弥补了党员管理教育的盲区。以前,对党员8小时之外的行为,基本上没有管理;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教育,也很不到位。现在,这一块基本上理顺了,这部分党员的作用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一些社区,党员主动包养树木、草坪,义务在小区巡逻,带动了整个社区的风气好转。
从社区建设自身来看,工作成果也比较显著。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形成了“4523”工作模式和“三位一体、四会联治、五级共管、八项功能”的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潞安特色的企业主导型社区建设新路子。潞安社区建设模式被确定为全煤模式,在全国煤炭企业推广。潞安社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先进单位”,去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社区”。在安全社区建设方面,潞安社区被评为国内首批安全社区,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球第124个国际安全社区,率先在“实现潞安国际化、建设国际化潞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年,民政部召开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山西17个街道社区确定为示范单位,其中我们潞安占了5家。
潞安的社区建设,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应该说,管理机制、组织架构、功能设置、权责划分、工作模式等已经基本成型,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东西。去年,我们制定了《社区建设五年规划》,总体目标是要建成全国一流的新型示范社区。下一步,主要是抓规范,抓落实,抓持续改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抓生产是抓发展,抓社区也是抓发展”的理念,以对职工群众负责、对企业未来发展负责、对党负责的精神,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社区建设,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要定期研究社区工作,帮助社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落实好“4523”工作模式,动员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努力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生动局面。
三、关于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个载体,是企业文化建设。
这项工作,从20xx年正式推行到现在,已经有八年多的时间了。经过这八年的渗透和积淀,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确实给潞安带来了一些深层次的转变。这一点,大家的体会比我深。推动企业文化深入发展,既要靠文化办、各级管理部门,靠广大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更要靠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在座的矿处级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执行。潞安文化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参与、支持和带动。对大家付出的心血、汗水和努力,我这里给予充分肯定,向大家表示感谢。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感到,对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搞企业文化,大家的认识还得提高、还要统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