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倾注心血,爱生如子,给予学生无私的爱
爱生,是父母之爱和朋友之爱的综合,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尊重、同情、关怀、爱护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周围世界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学生身体不好,掏钱带他们去医院看病,为学生倒一杯温甜开水。学生有困难,热忱地伸手相助,如低保户学生许xx xx的书本遗失,课间冒雨到新华书店买来送给她;又如学生何xx xx钱掉了,不能坐公交车回家,我便马上拿钱给他坐车……平时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学困生补补课。由于这样,整个班级中都充满着爱和友情,使每一位学生都明白:关爱别人,快乐自己。
四、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
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可以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拟定。比如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班会《我和小萝卜头》,3月份宏扬雷锋精神的队会《学习雷锋好榜样》以及5月份15日教育学生大爱无言的班会《抗震救灾》等等,主题都非常优秀。
五、改革班级管理制度,运用班级集体舆论,使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xx的学生流动性是比较大的,部分较好的学生转进县城小学,有些农村或经商的家长又把学生转到xx。他们多数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偏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想管又没有精力,有时想管也管不了,看着自己子女不求上进,心焦如焚,把希望寄托于班主任。听着家长发自内心的诉说和恳托,我既同情又痛心。作为一位班主任,应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小学基础,让他们走好第一步,将来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2007年秋季我刚接手这个班级,班级内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四个教室日光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级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学们在会后还成立了“爱心小队”,“温暖小队”。定期到敬老院做好事,产生很好的效果。有了这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级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作为班主任对自己教育对象一定要充满希望,对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在21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优秀班级”。所以,我坚信每一个学生(包括优秀学生在内)都是需要教育的,我也坚信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学生在内)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希望自己好的,我还坚信每一个班级都是可以带好的,即使班级基础差也能成为先进班级。
最后,引用冯洪恩教授在演讲时讲的一段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命运。让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学习、再学习,在“班主任”这个神圣的职业领域中,飞得更高!飞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