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的逐渐提高,也学得越来越会享受了。尤其是当今的显卡市场,每隔六个月就会出现一款新的显卡芯片。虽然其价格不菲,但带给人们的却是更高质量更高享受的3D影象效果。显卡市场经过这几年的优胜劣汰,不少原先的老牌如3Dfx都倒下去了。只有nVIDIA、ATI、Matrox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活了下来。nVIDIA现在可是春风得意,牢牢把握住了全球60%以上的PC图形芯片市场。而Matrox因为策略上的失利屡次滑落悬崖,但都福大命大侥幸逃过一劫。目前可以和nVIDIA较量的也只有ATI了。
ATI现在市场拿手的产品主要是ATI Radeon 256,Radeon LE(256简化版)、Radeon VE这三款。ATI的Radeon 256是一款面向高端的PC图形处理芯片,不适合我们普通用户使用。而Radeon LE和VE无论是在价格上还是性能上,都是平易近人的中低端产品。今天笔者就是来和大家谈谈如何选购Radeon LE和Radeon VE。
Radeon LE 和Radeon VE相比较
ATI的产品线排列的不如nVIDIA让人一目了然,所以不少人都不知道着呢们去选购ATI的显卡。下面我们看看2001年ATI的主流产品线吧,ALL-IN-WONDER Radeon:带有多媒体视频采集功能的镭、Radeon 32MB/64MB DDR:标准版Radeon,有32MB/64MB显存搭配的区别、Radeon 32MB SDRAM:把标准版的DDR显存换成SDRAM显存、Radeon LE:在芯片上精简了Hyper-Z电路、Radeon VE:在芯片上精简了Chrisma引擎,显存改换成了SDRAM、支持双头输出功能。
ATI VE:芯片频率183MHz、显存频率183MHz、像素填充183M/s、精简了Chrisma。
ATI LE:芯片频率166MHz、显存频率166MHz、像素填充333M/s、精简了Hyper-Z。
ATI LE较早之ATI VE上市,ATI的LE芯片本身的运行频率就不高,只是保持在183MHz,而相比之下nVIDIA的Geforce2
MX400的200Mhz的芯片频率以及183MHz的显存频率,ATI LE就有点相形见拙了。其实LE的出现比较戏剧性,去年nVIDIA和ATI都推出了新产品。NVIDIA推出的是Geforce2,ATI推出的是Radeon。后来nVIDIA又继续推出了Geforce2
MX、GTS等。尤其是Geforce2 MX是中低端市场非常抢手产品,ATI在形势的逼迫下推出了简化了Hyper-Z电路,以及降低芯片运行频率的Redeon,也就是"镭"。Redeon
LE的显存类型是128bit DDR,而VE的类型则是64bitDDR。可以说去掉Hyper-Z电路的LE,好比一个瘸腿的Radeon。Radeon能引以为荣的就是超强的3D性能。但拥有Charisma魅力引擎的LE,依然保持了2条渲染流水线。Radeon
LE的超频性能还可以,而且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的方法,强行打开Hyper-Z。不过ATI大肆宣扬硬件加速T&L也不能完成所有的3D加速工作,它只是协助CPU来完成多边形生成和计算机光源工作。ATI
LE考虑到成本,因此没有安装散热风扇,但显示芯片旁边预留了风扇电源线插口,大家可以另外给LE装上散热风扇。ATI
LE芯片是0.18μm工艺,采用的DDR显存是SAMSUNG的-6ns SGRAM,ATI
LE还支持DirectX 8.0和OpenGL。
而ATI VE的出现,其市场的定位还是LE一样,同样是针对中低端市场。大家知道目前能支持双头显示功能的显卡已经很多了,nVIDIA也有支持双头显示的Geforce2 MX、GTS但都必须另外支持,而只有Matrox的双头显示技术则是最成熟的。ATI VE的出现对Matrox G450造成的威胁不小。在芯片的运行频率上VE要比LE高出一些,但其显存接口却只有64bitDDR,但通过Appian Graphics提供的专业HydraVision多显示器管理软件。为了弥补去掉了Chrisma引擎和只有64bit的DDR不足,Radeon VE中ATI又重新加入了Hyper-Z电路,VE的运行频率是183MHz比LE要高。但VE的RAMDAC刷新率只支持到300MHz,而GeForce2 MX与Dualhead的RAMDAC都比它高,这也意味着VE在支持高分辨的CRT显示器上的刷新率可能不及其它两款显卡高。不过就Radeon VE本身千余元的价格来说,确是一种廉价的双头显示解决方案,何况最近ve显卡的价格下降的比较厉害,现在只需要用六百多元就可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