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4其他问题从事杨树抗性研究的专业人员缺乏,科研经费不足,技术设备条件落后;在育种目标上仍局限于杨树的速生丰产方面,对杨树的抗性(尤其是非生物抗性)育种重视不够。因此,今后的杨树遗传改良应在速生丰产和抗性上进行联合改良,特别要加强生物抗性育种转向非生物抗性育种的研究,才有可能不断提高育种水平。综上所述,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已在杨树抗性改良中得到了应用,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能力的转基因植株。虽然在其实际操作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然而随着现代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一些常规育种技术难以解决的育种问题(抗逆性与抗病虫育种)有可能得到解决,也为杨树抗性的进一步改良提供了依据和机会。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打破物种间的界线,从各种生物材料中分离提取到有用的抗性基因,通过合适的基因转移技术改良现有的杨树品种,这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而且有望提高杨树抗性改良效果。(文献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6):85~88)上一页 [1] [2] [3] [4]
八、科技综述,标签: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http://www.xxk123.com
3.4 其他问题
从事杨树抗性研究的专业人员缺乏,科研经费不足,技术设备条件落后;在育种目标上仍局限于杨树的速生丰产方面,对杨树的抗性(尤其是非生物抗性)育种重视不够。因此,今后的杨树遗传改良应在速生丰产和抗性上进行联合改良,特别要加强生物抗性育种转向非生物抗性育种的研究,才有可能不断提高育种水平。
综上所述,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已在杨树抗性改良中得到了应用,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能力的转基因植株。虽然在其实际操作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然而随着现代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一些常规育种技术难以解决的育种问题(抗逆性与抗病虫育种)有可能得到解决,也为杨树抗性的进一步改良提供了依据和机会。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打破物种间的界线,从各种生物材料中分离提取到有用的抗性基因,通过合适的基因转移技术改良现有的杨树品种,这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而且有望提高杨树抗性改良效果。
(文献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6):85~88)
上一页 [1] [2] [3] [4]
Tag:写作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常用范文 - 写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