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知道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毛细现象也不同。
2、过程方法: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究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毛细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毛细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毛细现象。
教学难点: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
教学准备:
烧杯、水槽、餐巾纸、玻璃片、红色水、白色粉笔、塑料棒、塑料棒、布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价值问题
1.师: 同学们,老师想用纸盒变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请看这里有一朵白色的纸花,我想把它变成鲜艳的红色,你们说能吗?对老师这么有信心?请仔细观察花儿是怎样变红的?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你能猜猜其中的秘密吗?
生:下面有红色的水。
师:原来秘密真的在这儿呢,可是:“水在下面,花在上面,花儿是怎样变红的?” (水慢慢向上升。)
生:花变红了;水慢慢的把花染红了:红色还在往上爬(升)!
师:这个“爬”字用得真生动。俗话说:“人往高出走,水往低处流”。可是刚才我们却发现:水能沿着物体自动往上爬(升)。这是为什么?里面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第18课《水往高处走》。
板书课题。
2.师:面对这一奇特的现象,你有什么问题想说?
生:水为什么会向上升?水会沿着布向上升吗?
(评:你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
牛奶、醋、汽水其他液体等也会沿着物体向上升吗?
一朵真花放在水中能变红吗?……(评:你的想法很独特)
二、大胆猜想设计
1.师:水能沿着纸向上升,那么,水还可能沿着哪些物体上升呢?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一下。
生:毛巾、塑料管、卫生纸、木片、等
师:水不能沿着哪些物体上升呢? (生:铁丝、玻璃、等)
2.师: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生:做实验
师:想一想,应该怎样做实验? (可以相互讨论一会)
生:(放在水中试一试)(评:你的想法很好)
师:把我们想验证的材料放到水中亲自试一试。就明白了。
师: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生:从侧面观察,小心、轻拿轻放
评:你想得很周到、很有预见性。
电脑出示 温馨提示
师:读了老师的温馨提示,你的实验将做得更好。 自由读一遍。
温馨提示:
1、将材料的下端浸在水中,看哪些材料能使水上升?
2、认真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看谁观察的细致,发现的秘密多?
3、放材料时要轻拿轻放,不能让水荡起来。
实验时要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单
在水能自动上升的材料下画“√”否则画“×”
材料
我的猜想
实验结果
细心观察一定有新发现:
师:你想验证哪些材料,由小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决定,组长在第一栏做好记录。(学生讨论)
师:在一号材料袋里,老师准备了许多材料,讨论完的小组,可以由组长用纸杯自主取材料。
三、探究毛细现象及其特点
(一)探究毛细现象
1.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毛细现象。
师指导巡视。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验证的可真快,已经验证了五、六种材料。谁愿意展示你们组的实验结果?某同学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他们验证的材料和你们组的相同吗?看哪位同学听的认真、仔细。
A组 展示实验记录 水能沿着……上升,不能沿着……上升。
卫生纸上水升的高,木片上水升的低。
你的实验结果和猜想一致吗?(我们要相信科学;猜想和实验结果完全一致,你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
B组 展示 师注意学生错误的结果,纠正打×,注意学生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