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下塘小学教导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本学年,教导处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各教研组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我们围绕“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教学”的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个中心,在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强化常规教研管理,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努力。现将本学年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学精细化管理
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稳步、有序和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制度管理貌似简单,但要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一)建章立制,规范教学行为。
学校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吸收全体教职工的意见,规范教学人员工作职责,如制订细化的《2013年第一学期下塘小学教学常规检查量化评分表》,使常规教学管理有章可循。常规管理要求中,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备、讲、批、辅、考、评、研等环节在质和量等方面都有了非常明确、具体、详细的要求。
(二)严抓细管,落实各项制度。
制度管理要重视过程,我校在开学初上交计划,期中一次配合校长室常规抽查,期末兄弟学校常规互查。把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督促老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搞好每一次辅导、批阅好每一本作业上。
(三)召开教学问题诊断会
2013年4月15日下午,在胡忍节校长的带领下,下塘小学全体教师集中在二楼实验室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教学问题诊断》的专题校本研讨。“问题诊断”是我校校本研修活动的一种方式。在教学问题诊断会上,现场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讨论,采用“树形分析”和“头脑风暴”法,对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诊断,并一一提出了对策。这次研讨活动持续了三个小时,在热烈的争论答辩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不断清晰对问题的理解。此次研讨活动是建立在对教学实际问题研究上的,针对性强,各位教师发言积极,讨论热烈,使得每一位参与者对提高教学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和清晰的认识。
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规范细化了管理过程,明确了管理目标,改进了管理方式,确保了管理高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在提升教师内涵的大环境下,今年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了首位。学期初就根据学校特色,制定了本学年的学习专题,邀请教师进修学校名师王建群、南欲晓对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业务理论学习讲座。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订阅的《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中小学英语研究》等杂志,将优秀的教育教学文章向组内老师推荐,并组织学习。今年组织参加县市省90学时培训达15人,省36学时远程培训达40人次,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这学年学校推出了教师素养提升系列行动,包括三笔字技能展示、校内专家进行书法讲座、看教育电影、班主任素养培训、读书沙龙等,开阔教师的眼界,使其教育思想及观念不断得到更新,促使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位教师在读教育名著撰写心得体会的基础上,要结合自己的任教学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一篇读后感,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县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中小学教师读书征文评比活动,多篇文章获得县级及以上奖励;每学期至少听课10-15节。通过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反思、交流,解决了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疑难困惑,促使教师逐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各个级别的活动提供了老师们聆听,学习的同时,也提供了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名师们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尤其是对教材的深刻解读,对教师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校老师指明了教学研究的方向。基于这样的校本教研氛围的创设,本学期老师们也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我们下塘小学被评为校本培训博客优秀学校,朱海珍、李微琴两位老师在本学年学科素养考核中评为优秀。我们还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县各项评比活动,如县小学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朱海珍、张玉洁语文组分获一、二等奖,王巍巍、金海茶思品组分获一、三等奖。缪秀素、陈若凤被评为学区级新秀。胡海雪老师撰写的论文《蘑菇伞店》获县小学习作序列教学设计(案例)评比三等奖,负责的电教课题《网络环境下小学第一学段写话教学校本课程研究》获得市立项。李微琴老师参加县小学语文“常见文体”教学设计评比中撰写的敲响童诗的音符——《“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获二等奖。朱燕飞参加教育局机关党委和永嘉教育局工会联合举办的“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中撰写的《我的中国梦》获三等奖。陈丽芬老师辛勤耕耘,收获颇丰,参加暑期90学时培训评为优秀学员,县学科素养提升行动2013年中小学教师读书征文评比活动中撰写的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获县一等奖,撰写的电教论文《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模式初探式初探》获县三等奖,还有一个教学案例获县二等奖,县教师小课师立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