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营造成人文氛围
学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全面构建、立体布局,努力营造让学校每面墙壁说话,让花草树木赋诗,让文化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一是精心设计校园育人环境。主要是在学校操场四周墙面,明确提出我校“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熏陶和感染。二是创设校园文化氛围。主要分布在宣传橱窗内,各走廓、楼梯、花坛的文化牌上,其内容包括新实行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包括^***总书记提出的“^***”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名人名言、人生警言佳句等,使学生理解“习惯就是素质”的内涵,从而养成遵纪守法、言行规范、文明自律、全面发展的良好习惯。 三是坚持以正确舆论为导向。我校对舆论文化的建设很重视,注重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坚持健康高雅的文化舆论为导向。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新闻报道、光荣榜等,分管人员都要审检稿件,进行严格把关;严禁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在校内宣传、播放或演出,达到真正为师生员工服务,为育人服务,进而确保了校园文化的先进方向,真正做到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四是[/b]建设好红领巾广播站、班级图书角、班级黑板报、学校网站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书香外部氛围。
( 三)建设现代化校园
学校随着互联网的开通、校园网的建成,特别是去年“班班通&rdquo ;工程的实现,使学校绝大多数教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无粉笔化”上课。利用网络提供的生生、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使学生有条件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与人交流,感受到网络的便捷和现代科技的力量,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通过网络寻找教学资源进行研究与学习培训,这些均为整个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 突出以人为本管理 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一套好的制度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都说明只有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的师生行为,才能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三实小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积极进行制度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人的权利,促进人的发展的办学思想,让制度走进教师心中,让制度融入学校文化。为此我校制订完善了一系列学校制度:
(一)建立健全学校管理与教育活动的各项制度。如:学校安全卫生制度、学校绿化制度、升降旗制度、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等。
(二)建立与完善教研制度。如:校本研训制度、教科研奖励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
(三)建立学校管理、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如:教师考勤制度;教师请假制度;建立了较科学规范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激励机制,即把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发了教师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保障了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落实。
(四)建立园丁工程制度。一是实施“教师阅读工程”。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二是实施“四课赛讲工程”。即每学年在全校开展一次“新进教师汇报课、中青年教师优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研讨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狠抓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择人选、定目标、铺路子、压担子”等活动,积极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机会与平台,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
四 搭建多彩展示舞台 构建学校活动文化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是校园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源泉,它不但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还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得在校园内形成了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文化氛围。
(一)广泛开展德育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1、常规德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首先是狠抓班集体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此,学校开展了以“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中午红领巾广播、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周一升旗仪式、每周主题班队活动、学校及班级黑板报月查、优秀学生评选、“流动红旗班”月评、文明班级争创等常规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集体教育、养成教育,努力在学生中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