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17页第3题
旧教材:调查班内同学各住在学校什么方向,整理填表。
新教材:说一说你座位的东南西北面各是谁,并填表。
对比解读:调查家在学校的方向时,很容易出现东北等之类的方向,不利于学生统计。记录学生的东南西北面的学生更具有指向性,更便于学生操作。
7、第25页第7题
对比:第1、2小题调换了位置。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画面的基础上,提出有关“比多少”的问题进行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第31页第5题
对比解读:新教材中增加了问题“妈妈比爸爸多掂了几个?”这个问题更具有指向性,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类似的问题,便于学生练习。
9、第46页
旧教材:中间的小女孩说“大约是40只。”
新教材:改成“用学具。”
对比解读:对于26+12,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索,并组织交流。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会想到用估算的方法,因此新教材删除了估算,改为用学具。这样改动更能突出学具的重要性,把计算方法放在口算和笔算上,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10、第51页
对比:新教材把图进行了改动,并删除了桌面上的竖式。
解读: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交流,方法在合作探索中引导全体学生掌握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
11、第61页第5题
对比:小明和小红的信息进行了改动。
解读:旧教材中,“小红再跳18个就和小丽跳的一样多。”要求小红跳了多少个,这种反叙的题目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新教材中就进行了改变。另外,学生如果提出问题“小丽和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个”,53+47正好是100,是连续进位,学生计算有难度,因此新教材就改为38个。
12、第72页第5题
对比解读:旧教材中的练习内容难度太大,学生不容易掌握。改动后的内容学生独立解决就可以了,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3、第79页
对比:删除了第3 题“测量乒乓球台的长”,增加了第2题“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解读:“测量乒乓球台的长”学生不容易操作,而且也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增加的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时说一说怎么想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第82页
对比解读:在统计表中,每一横行表示什么意思在最左面一栏都有注明,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为了和规范的统计表相统一,新教材把统计表中的“( )人”删掉了。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统计表中的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独立完成统计表。
15、第86-89页《儿童乐园》
旧教材:呈现的是小朋友在儿童乐园里游玩的情境。回顾整理用五种图形呈现五个板块,引导学生对本册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与整理。
新教材:情境图分成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信息又与回顾整理一一对应。第一部分是复习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是100复习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是复习人民币的内容,第四部分复习厘米和米的知识、平面图形、认识时间的内容。
对比解读:旧教材中的主题图复杂、信息量太大,学生在观察时容易顾此失彼,不利于学生对本册知识的系统的回顾复习。修改后的儿童乐园更加细化,一目了然,学生观察时也能够有条理地观察并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整理全册知识点。
16、第90页综合练习
对比:练习题进行了很大的改动。部分题目前后调换了位置,把第11、14题删除,增加了第5、10、11、15、16题,同时把第6和第10题进行了改动。
解读:从这个改动可以看出,教材把不相关的开放性的练习形式删掉,增加了计算和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这样的改变更有助于教师组织学生复习,也改变了教材练习内容单一的局面。
17、第95页“我都学会了吗?”
对比解读:教材把开放性强的习题换成基本的计算,可操作性较强,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从这些教材的修改可以看出,青岛版教材在逐渐完善,越改越实用,越改越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而每次修改都是在征求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教材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议,以便使我们的教材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