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选择自已所学的内容,并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学习者,选择其中之一经双方同意结为学习伙伴,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双方便相互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帮助和提醒,直到问题解决。
E: 角色扮演式协作学习模式:
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导者的角色,学习者负责解答问题,而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在学习过程中,双方角色可以互换。网上协作的主要途径有人机协作、生生协作、师生协作等三种途经。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进行。
实验过程中,我们基本上采用任务驱动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有三十多篇研究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报刊杂志上发表。在学校评优课比赛中,课题组成员分别获一、二等奖。我校学生制作的电子小报和网页分别获市电脑制作比赛一、二、等奖,我校获优秀团体奖。
四、问题与思考
1、毫无疑问,运用信息技术,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信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运用不当,是否会妨碍、甚至替代学生思考?自我感悟、自主体验学习过程?另外把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进行怎样优化整合现代教育媒体资源,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进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实验与探索。
2、审美能力毕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审美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检测创新能力是否提高的可量化的指标。我们虽经反复探讨,终因拟定的量化检测指标尚不成熟而作罢。这方面的研究探讨还有待继续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