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实施课题研究中,注意过程管理,要广泛搜集有关的资料(文字、图片、影像、个案等),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广泛获取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和相近课题的研究动态,改进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
4.课题研究中期,要进行评价调查,后期要对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五.实践意义
建校九年来,在“成功教育”理论指导下,我们从高标准、高起点起步,树形象、创品牌,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校情和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与时俱进的德育实践与研究,在教书育人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德育实践,仍将是我们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动力。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要在创新理论指导下开展德育实践的创新和研究。在“实践体验”中,正视“个体差异”的现实,切实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校德育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德育水平。
六.研究能力
自建校以来,我们始终重视德育实践和德育科研工作,确立“全员育人”和“全面渗透”的理念,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做好德育工作,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合力和研究氛围。近年来,已完成或立项的区、市级德育科研课题六项,有多篇德育研究文章获得全国范围内研讨会的等级奖,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申报了“差异视域中的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我们深信,在先进教育理论和專家学者指导、帮助下,通过课题组成员和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完成该课题既定的研究任务,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
七.成果形式
1.学校德育工作相关制度、工作程序及实施细则。
2.德育实践研究成果论文集。
3.德育实践研究相关影像资料。
4.研究成果报告。
八.进度设计
时间阶段划分研究内容形式或结果
2005.9—2006.1第一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状况总结分析、评述课题申报,开题报告
2006.2—2006.7第二阶段理论学习、培训开题报告会,專家讲座,文献搜集,落实成员研究任务
2006.9—2007.7第三阶段实践探索小结,中期研讨及报告中期分析验证,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2007.9—2008.7第四阶段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检验,总结德育工作经验、教训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九.参考文献
1.朱小蔓 “社会转型期中国学校德育途径模式创新” 田家炳基金会教育研讨会论文(2005)
2.顾明远 “民族文化传统与道德教育” 田家炳基金会教育研讨会论文(2005)
3.高德胜 “学校教育现象的道德审视” 田家炳基金会教育研讨会论文(2005)
4.钟启泉等 《西方德育原理》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xx年第1版
5.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xx年第2版
6.吴志宏主编、张 敏著 《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校德育及管理》 (2005.7)
7.华国栋 《差异教学论》 华夏出版社 (2004.9)
8.刘京海 《成功教育》 福建出版社 19xx年第2版
9.盛群力等 《个性化教育的探索》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xx年第1版
10.吴志宏等蓍 《中小学管理比较》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xx年第1版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