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中学生正处在被人称为“黄金时代”的青少年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个体生理上快速改变,心理发展中出现了许多质的飞跃,人生观逐步形成,人格日趋成熟,也正是由于中学生生理变化快速、社会经验缺乏与适应能力不足,加之现代社会急剧变化,中学生阶段所经历的心理冲突、矛盾和困扰,比起处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来说,又是比较特殊的,其体验也是比较强烈的。
法国作家巴兹曾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感性,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的人。”中学教育,直接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精神实体――人。因才是完整的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陶冶中学生的情操、塑造中学生的品格、建构中学生完美人格等,几乎都没有被当前的中学教育所容纳,这就使得部分中学生的人格在无正确引导下得不到全面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与兵贵神速,使他们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扭曲。
当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质财富,与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存;空虚、失落、无目的的社会病,文化上的趋俗、趋众、数字化特征日益突出;情感与技术的危机以及中学生人格经受未来社会的洗礼等,是当代教育必须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因此,对当前条件下中学生人格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作一些分析和探讨,并寻求相应的对策,促进中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人类发明^电.影一百多年来,成功拍摄了许多经久不衰,淘汰不掉,内容永不过时,值得少年儿童观看的经典影片,这些影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包含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成果,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宝贵资源。
当今,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面对高新技术的发展,从传统文本教学,走向超文本教学的电子时代,广播电视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儿童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国、英国、中国儿童平均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分别为4、5、2小时;据中国广播公司统计,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总课时约1.2万小时,而在这个阶段看电视的时间约1.8万小时。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让孩子们系统批观看最好的最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经典影片,这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是一种社会的现任。
为此,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利用相对完善的电化教学设备,配合我校“情智并举”的育人目标,研探优秀^电.影在提高学生“情智”素质方面的功用。
二.实验假设
我们假设,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优秀^电.影的教育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情感商数和智力商数。
(一)理论依据
1、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电.影课的开设,拓宽学科知识覆盖面,加强学生知识信息的摄入量,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2、^电.影课是将人类积淀的优秀影视文化资源,转化为直接利用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改善儿童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电.影课以多媒体超文本方式,实现人类文明的传递,创造适应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教学方式,^电.影这种超文本载体,远远大于单媒体负载的信息量,可以给儿童画面、语言、音乐等复合刺激,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4、^电.影属于多媒体技术的外在表现,有其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器官全方位、多渠道的去感知、理解、体会,这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技术条件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信息化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我校各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方面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适应教育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发展变化,针对“优秀^电.影提高学生‘情智’素质的实验研究”,我校在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方面将继续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信息化教学设施的配置,增加多媒体^电.影室的配置,以提供足够的声室服务^电.影的播映。
2.整理、收集优秀^电.影的相关资料,在学校资源库中,加设专题资料库,配置专人负责资料的整理与更新。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