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小学数学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应用题(四)» 正文

应用题(四)

[03-17 02:06:1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   阅读:8145

导读:师:理解“小华和小刚读同样的一本书”是什么意思?独立解答,然后讲一讲每一步是什么意思.12×6÷8=72÷8=9(页)师:下面看一组题,请说出这组题相同的地方是什么?然后迅速列出综合算式.不用计算.1.同学们做操.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2.同学们做操.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如果站成12行,每行站多少人?1.30×16÷242.30×16÷12(共同点,“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中间的隐蔽条件,也就是总人数)师:请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独立解答下面的题.3.幼儿园买来8箱苹果,后来改用10个小箱装这些苹果.如果每小箱装16千克,大箱每箱装多少千克?综合列式:16×10÷8=160÷8=20(千克)答:大箱每箱装20千克.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步应用题,在解答上有共同的特点,第一步都是先求总数,这一步是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也是两步应用题要找的隐蔽条件.分析应用题时,可以从问题入手分析逐步推到已知条件,或者从已知条件入手逐步推到所求问题,还可以从中间隐蔽条件进行分析,有时根据具体

应用题(四),标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案例分析,http://www.xxk123.com

师:理解“小华和小刚读同样的一本书”是什么意思?

独立解答,然后讲一讲每一步是什么意思.

12×6÷8

=72÷8

=9(页)

师:下面看一组题,请说出这组题相同的地方是什么?然后迅速列出综合算式.不用计算.

1.同学们做操.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2.同学们做操.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如果站成12行,每行站多少人?

1.30×16÷24

2.30×16÷12

(共同点,“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中间的隐蔽条件,也就是总人数)

师:请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独立解答下面的题.

3.幼儿园买来8箱苹果,后来改用10个小箱装这些苹果.如果每小箱装16千克,大箱每箱装多少千克?

综合列式:

16×10÷8

=160÷8

=20(千克)

答:大箱每箱装20千克.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步应用题,在解答上有共同的特点,第一步都是先求总数,这一步是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也是两步应用题要找的隐蔽条件.分析应用题时,可以从问题入手分析逐步推到已知条件,或者从已知条件入手逐步推到所求问题,还可以从中间隐蔽条件进行分析,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几种分析方法交替使用,更容易找到解答方法.

作业:第113页2,3,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归一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归总应用题.归总应用题和归一应用题是相互联系的,是今后学习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教学这部分内容,重点要放在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时,从一步应用题导入.通过一步应用题改编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使学生理解,解两步应用题,关键是找出中间的隐蔽条件.教学中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应用题时,可以从条件入手分析,一直推到所求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到已知条件,或利用找中间隐蔽条件方法分析.通过练习比较,使学生掌握解答今天所学的两步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是先求出总数.为将来学习反比例应用题打下基础.


上一页  [1] [2] 


Tag: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
前一篇:面积和面积单位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