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小学数学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 正文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

[03-17 02:07:11]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   阅读:8305

导读: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二)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用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能解答应用题和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难点:明确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三种数量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口算卡片)20×40 5×30 24×20 12×542×10 60×50 200×30 240÷22.复习上节课有关三量关系.提问: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常用到哪几种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一例.(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每张课桌45元,4张课桌多少元?)提问: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二)学习新课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数量关系,还有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板书课题)投影出示:例题 1.汽车每分行750米,4分行多少米?750×4=3000(米)2.小强每分步行66米,5分步行多少米?66×5=330(米)3.一艘轮船每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标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案例分析,http://www.xxk123.com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二)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能解答应用题和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难点:明确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三种数量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口算卡片)

20×40          5×30          24×20        12×5

42×10          60×50         200×30       240÷2

2.复习上节课有关三量关系.

提问: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常用到哪几种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一例.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每张课桌45元,4张课桌多少元?)

提问: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二)学习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数量关系,还有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板书课题)

投影出示:

例题  1.汽车每分行750米,4分行多少米?

750×4=3000(米)

2.小强每分步行66米,5分步行多少米?

66×5=330(米)

3.一艘轮船每小时行18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

18×3=54(千米)

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

120×2=240(千米)

以上四道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同学口述解题过程,老师板书.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四小题,讲的是哪方面的事情,有什么特点?

(四个小题讲的是同一类事情,都是行车、走路的问题.特点是已知条件都是每分、每小时走多少路,所求问题都是求一共走多少路)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以上每小题已知条件都是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我们叫它速度.(同学们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速度,举出几例说明)

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什么叫速度.(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叫速度)

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说明:根据物体实际运动的快慢,可以按秒、分、时、天、周、月、年等单位时间所行的路程叫速度.(还可以再让同学举一些平时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下什么叫速度)

提问:那么题目中4分、5分、3时、2时又叫做什么呢?(回答是时间)(板书)

再问:我们计算出的结果(也就是题目中的问题)3000米、330米、54千米、240千米表示的是什么呢?(回答是共走的路程)

老师归纳:我们把一共走的路叫路程.从题目中可以看出速度和路程都用米、千米等不同的长度单位表示.想一想速度和路程有什么不同?各表示什么?

速度: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

路程:一共所走的路.

根据上面的四个算式,分别指出速度、时间、路程三种量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每道题里速度是多少,时间是多少,路程是多少.然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量关系式,编一道应用题,再请其他同学说一说,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

师:我们掌握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答相应的应用题.下面我们继续研究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出示例题:

1.一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3米,8小时织布多少米?

3×8=24(米)

2.修路队每天修路240米,5天修路多少米?

240×5=1200(米)

3.某机床厂每月生产机床450台,一年生产机床多少台?

450×12=5400(台)

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个小题,讲的是哪方面的事情?(生产、工作的事情)

说出各小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已知每小时、每天、每月干多少活)

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把每小时、每天或每月的产量多少叫做工作效率,简称工效.

(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知道的一些与工作效率有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归纳出“工效”的概念.每分、每时、每天、每月……生产的数量叫工效.

那么8小时、5天、1年又表示什么呢?

(学生很容易说出是“时间”)

[1] [2]  下一页


Tag: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
前一篇:口算除法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