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一周时间都在与孩子们一起读童年,讲童年(别人的,也有自己的),甚至同玩游戏,沉浸其中。在享受整个过程之后的此刻,静下心来,老师作为一个引领者,一个朋友,一个已经长大的人来真诚交流自己对童年的记忆,既是点题,更是希望为接下来的环节营造一个真诚交流的氛围。
阅读、生活与习作,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这节课就是在学生充分阅读与体现的基础上的快速习作。
所有的回忆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整合思想与情感,让他们在这里达到一个点的爆发。
营造氛围,打开学生思维与情感是本课时交流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个环节设计更是让学生通过音乐FLASH课件及及教室的亲手布置全身心地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幸福回忆当中。
情致永远是交流的一根主线,此时即使有学生思维跳跃或表达不够连贯详尽,也以鼓励、期待的方式让其条理清楚,抓住重点的去表述。
这引导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让学生回忆并讲述生活中最让你动情的事情,勾起每一个人心灵最温柔的一面。
此时学生已沉淀饱饱的感情、迫不及待想要表达。那么,不拘任何形式地鼓励学生写下自己最想写的,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习作水平。
这个习作互赏的环节设置使每个孩子都扩大了自己作品受众面,学生之间互评互改,让大家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充分提高了孩子的被关注程度与自主意识。
集体评议的作品仍来源于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作品中去探讨习作,探讨生活。
“习作只有养成习惯才有其意义。”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将自己的收获心得写画下来,重在培养学生养成习作的习惯。而此时的展示更是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
教师简介
邵坤,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9xx年毕业任中学语文教师一年,19xx年在红星小学任教至今。我始终认为,教学终是人的教学,目的终是教人如何相处、自处,如何生活。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我在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中尝试着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20xx年11月出版了题为《蓦然回首》的个人随笔专辑。分别有机会数次在石家庄市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观摩课中作课;在桥西区阅读、习作教学等现场教学实践活动中担任作课、说课教师。在几年的实践活动中,在教学理念上,我始终坚持:(1)心态上,并不是在“教”孩子,而是“共学”。(2)观念上,并不只是“施者”,更是“受者”。(3)行为上,切实做到“言出必行”“以身作则”。(4)职业上,“乐业”是人生基石,再谈“敬业”与“专业”能力。
放飞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