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2-07 14:02:5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8644

导读:(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 既东封郑。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4、要求学生们复述全文,从而理清文章思路。 ①秦晋围郑 千钧一发(开端)$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标签: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xxk123.com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
既东封郑。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4、要求学生们复述全文,从而理清文章思路。
①秦晋围郑  千钧一发(开端)$Sf
②郑伯求贤  临危受命(发展)0PI
③夜访秦伯  说退秦军(高潮)/5|
④晋候权衡  率师离郑(结局),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三、作业
1、完成文言基础字词的归纳总结。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一、     全班同学集体背诵课文
二、研习课文:
1、从思考问题的逻辑性来讲,我们同学不禁会问,为什么要退,谁去退,怎么退,退的结果如何。从故事的内容来看,哪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在第几自然段?
明确;“怎么退”是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在第三自然段。
2、教师读第一句话,为什么要在夜间而且是缒出城来?
(看《秦晋围郑形势图》,引入第一段关于形势的介绍。)
3、 请同学们再想,据记载,此时的烛之武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者了,在这样的战争形势下,他夜缒出使,劝退强大的敌军,这可以体现出这老者的什么精神呢?请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勇”。
4、另外,为什么非得请烛之武退秦师呢?文章中有没有指出来?
明确;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师必退”。
5、哪一个字我们可以看出来,能退军非此人不可?为什么佚之狐这么有把握?
明确:“必”;说明佚之狐非常了解烛之武的外交才能;对郑、晋、秦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6、 为什么要见秦君?郑国得罪的是晋,那为什么秦要出兵呢?他们什么关系?在此次战争中又是什么关系?
明确;秦晋之好。在秦晋联盟中有一个主动者有一个被动者,那么那个被动这就可能使破解联盟的关键了。
7、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师的呢?请同学齐读第三自然段烛之武说的话,并思考这一小段话的层次。
劝说的层次: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分析利弊——亡郑对晋有利、舍郑对秦有利
离间秦晋“何厌之有”)。
(表面看是三个角度四个层面,但实质上看都是站在秦的立场上,为郑国解围。)
8、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劝说,情绪是怎样的呢?结果是怎样的?
明确:秦伯“悦”。与郑人“盟”……乃还。
9、分析总结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为什么能打动秦穆公,而且还达到了退其师并意外结盟的目的?
明确;如果秦国处在绝对强势的状态,即秦伯有权决定郑亡之后对郑国土地的怎样处理的话,秦伯完全可以不考虑烛之武的话,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晋国之强在当时是不可动摇的!更何况虽然以往秦伯经常对晋国加以援手,与晋文公之间也有“翁婿”这一层关系,但目前晋国正处在扩张的态势中,不能不考虑秦国将来的发展方向。烛之武的话是非常符合秦国发展利益的,因此秦伯宁肯破了秦晋之盟,也选择与郑结盟,这是从国家发展角度出发的最佳策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模板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