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七年级语文试题七年级人教版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 正文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

[04-20 05:28:01]   来源:http://www.xxk123.com  七年级语文试题   阅读:8352

导读: 6.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7. 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9.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论语〉十则》(一).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 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6.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7. 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9.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论语〉十则》

(一).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 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何以:__________________    是以:__________________    下问: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3)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温故而知新(   

③诲女知之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七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七年级语文试题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