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七年级语文试题七年级人教版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 正文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

[04-20 05:28:01]   来源:http://www.xxk123.com  七年级语文试题   阅读:8352

导读: ) ④知之为知之( )( )⑤是知也( )3.翻译下列句子。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山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          ④知之为知之(    )(   

⑤是知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未几,高垣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B.城市依稀而已(模糊不清)

C.惟危楼一座(危险的楼)  D.数至八层,如星点(才)

2..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经常)不一见       (看)惊疑

B.始悟(成为)山市      (用)亿万计

C.(只有)危楼一座     (明显)渐少

D.或(凭借)或立        与世无(差别)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D.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4.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5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A.空间顺序  B.游踪顺序  C.时间顺序  D.逻辑顺序

6.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________________,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句话:

 

9.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七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七年级语文试题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