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 时间120分钟)
一、明 察秋毫(1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招 徕lái
B.腌蛋yān
C.馄饨húndùn
D.苋菜xiàn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⑴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幅来,还有两把小纸扇。(
⑵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⑶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⑷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低在板壁上写虎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悉,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4.与下段文字衔接自然、连贯、得体的一句是
二、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
5.文学常识填空(9分)
6.考考你。(3分)
⑴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
⑵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_____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其中语病。(标明序号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8.读对联,注意揣摩其中的寓意。下边是某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题写的两幅对联,请写出此人具有哪些具体的兴趣爱好。(4分)
(1) 品韵方晓丝竹雅
执毫始觉草篆神
9.阅读下面文字,探究问题。(3分)
10.才华展示。(3分)
如果你是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平地。如果你是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4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2——15题。(16分)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1.概括这两段的内容。(2分)
12.“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2分)
13.“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1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到什么作用?(3分)
15.下面的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文中所提到的哪种方式?(4分)
①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
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②小乖乖 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外外哟来,街前卖嘛?哪样长长你跟前喽。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jí(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16.文中的拼音写上正确的汉字并加点的字注音(2分)
沧海 (
1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18.作者为什么要专门提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引用的文章有何用意?(4分)
19.文中作者一开始很不喜欢听别人对高邮鸭蛋的赞美,为何看了《腌蛋》之后会觉得十分亲切?(3分)
乡韵自 多情
①河南,是一块戏曲
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⑤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述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20.给第①段横线处填入一词(滋润、滋养、浸润)(2分)
21.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戏,列举出3种剧种。(3分)
22.根据第③段内容。解释“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23.第⑤段写到了“戏曲琼浆的滋养”,从文中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4.第⑥段讲述台湾老兵和在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3分)
25.从全文看,“乡韵自多情”的“情”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3分)
四、写作(40分)
题目:我眼中的
1.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中可填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中的任一人,也可以是只有一面之缘却印象深刻的人生过客,甚至是你本人。
答案:
www.xxk123.com
一、1、B2.⑴符 ⑵籍⑶名⑷抵
二、5.⑴沈从文
三、(一)11.描绘了山野对歌的场面。12.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13.“多”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与“也唱其他故事”照应。因此,此处一个“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14.肖像描写
(二)1、cāng
(三)12、浸润。13、如昆剧;黄梅戏等。14、摆谱;摆架子。15、 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16、戏曲能够唤起浓浓乡情。17、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