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八年级语文试题八年级语文(上)《记承天寺夜游》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正文

八年级语文(上)《记承天寺夜游》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2-07 15:06:31]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八年级语文试题   阅读:8901

导读: 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6、“念无与为乐者” 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本文写月下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8、“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处景色描写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9、文中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这三者都为写人服务,写人又突出这一点“闲”,请你写出文中的几个“闲”? 10、本文作者借月抒情,与其《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相似之处是哪一句?并谈一谈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 11、德国的荷尔得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有人评价苏轼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人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这篇文章谈谈。 12、“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得很有人情味。请为这一句写一段批注性文字,体会这一句的妙处。 13、按原文默写: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院中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

八年级语文(上)《记承天寺夜游》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6、“念无与为乐者” 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本文写月下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8、“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处景色描写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9、文中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这三者都为写人服务,写人又突出这一点“闲”,请你写出文中的几个“闲”?

 

 

 

10、本文作者借月抒情,与其《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相似之处是哪一句?并谈一谈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

 

 

11、德国的荷尔得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有人评价苏轼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人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这篇文章谈谈。

 

 

 

 

12、“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得很有人情味。请为这一句写一段批注性文字,体会这一句的妙处。

 

 

 

 

13、按原文默写: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院中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14、本文对月色的描写非常成功,使作者情感的抒发自然流畅,没有斧凿之迹。古诗文中还有很多关于月色的成功描写,请举出几里例。(至少两例)

 

 

 

15、作者月夜游寺,情融于景,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拟一组含“月”字的五言或七言的对偶句。

 

 

参考答案:

1、《东坡志林》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文学

2、窗         高兴愉快的样子         想到,考虑            睡觉

散步        形容水的澄澈           相互错杂              只是

3、(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2)怀民亦未寝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3)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八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八年级语文试题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