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正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08-22 13:46:20]   来源:http://www.xxk123.com  九年级语文试题   阅读:8904

导读:应用说明文:以说明书、简介、规则、为主要样式的说明文,如《从宜宾到重庆》。 方法 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举例子:列举实例对事物作具体的说明分类别:按照一定标准、角度对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再逐一说明打比方:运用比喻方法,对事物或势力进行形象化的说明作比较:将此事物与彼事物进行比较,说明此事物的特征,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对比)和纵向比较两种作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列数字:确数,用准确的数字资料加以说明 。概数,用概数对事物作准确说明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 顺 序 空间 空间方位、地点位置的转换顺序如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等。如《故宫博物院》时间 以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说明,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逻辑 1、现象-本质2、特点-用途3、原因-结果4、整体-部分5、主要-次要6、概括-具体如《大自然的语言》 议论文知识点 特点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兼用其它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要素 论点-对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应用说明文:以说明书、简介、规则、为主要样式的说明文,如《从宜宾到重庆》。  

方  法 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

举例子:列举实例对事物作具体的说明

分类别:按照一定标准、角度对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再逐一说明

打比方:运用比喻方法,对事物或势力进行形象化的说明

作比较:将此事物与彼事物进行比较,说明此事物的特征,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对比)和纵向比较两种

作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

列数字:确数,用准确的数字资料加以说明 。概数,用概数对事物作准确说明

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  

顺               序 

空间 空间方位、地点位置的转换顺序如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等。如《故宫博物院》

时间 以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说明,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逻辑 1、现象-本质2、特点-用途3、原因-结果4、整体-部分5、主要-次要6、概括-具体如《大自然的语言》 

 议论文知识点 

特点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兼用其它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要  素 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有归纳法(个别到一般)和演绎法(一般到个别)两类。 

分类 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如《怀疑与学问》。 

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确立起正确观点。 

结   构 

基本结构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如《谈骨气》开篇提出论点,并作解释和分析,后用三个实例三个方面证明论点,最后提出号召。 

论证结构 并列式 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纪念白求恩》 

对照式 论述中把两种事物作对照,如《想和做》。 

层进式 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如《谈骨气》。 

总分式 先总后分  

先分后总 如《哨子》 

总-分-总 如《谈骨气》 

方   法 

例证法 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观点,如《理想的阶梯》中列举了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等例。 

 引证法 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中引用了达尔文、黑格尔、戴维、歌德等名人的话。 

 喻证法 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用“打扫卫生”、“洗脸”来比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Tag:九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九年级语文试题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