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原文和译文» 正文

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原文和译文

[11-10 05:34:46]   来源:http://www.xxk123.com  高三语文试题   阅读:8919

导读: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徵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徵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⒀。’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⒁。”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⒂、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⒄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

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原文和译文,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徵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徵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⒀。’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⒁。”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⒂、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⒄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⒅之。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⒆,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⒇伤女工。首创奢yin,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注释】

①致理:即“致治”,极好的治理。

②鲠(ɡěnɡ)议:鲠,鱼骨头;鲠议,直言。

③后:君主。

④刍荛chú ráo:割草打柴,此处为谦辞,形容粗浅的意见。

⑤狂瞽(ɡǔ):瞽,,瞎眼、盲目;此处为谦辞,形容狂肆直言。

⑥平章:筹商,讨论。

⑦箕子佯狂自全:箕子,名胥余,是殷纣王的叔父。箕子去劝说纣王,纣王不听,他便披发装疯,被纣王降为奴隶。

⑧史鱼:史,官名。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名䲡(qiū)。史鱼自以不能进贤退不肖,以致死后仍以尸谏。

⑨矢:箭,如箭之直。

⑩晋惠帝(259—306):姓司马,名衷。武帝次子。素呆痴,听到百姓饿死,却说:“何不食肉糜。”太熙元年(290)继位,为西晋昏庸之主。 贾后:惠帝之后。永平元年(291),引楚王玮入京,杀死重臣杨骏,自己专权,内乱遂从宫廷引向宗室。导致诸王之间相互残杀的“八王之乱”。后为赵王伦所杀。

⑾勃鞮为斩袂之仇:勃鞮,晋人。曾奉晋献公之命去杀重耳,重耳逃走,勃鞮追上斩其衣袖,重耳奔狄。后重耳归晋,即位为晋君(晋文公),他不念旧恶,仍重用勃鞮。

⑿各吠非主:狗见不是自己的主人就咬。文中指臣子各为其主。

⒀尸禄:意思是占据官位拿着俸禄而不做实事。

⒁俯仰过日:应付着混日子。

⒂鼎镬(huò):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

⒃商略诋诃:商讨评价。

⒄愆(qiān)过:错误,过失。

⒅勖(xù):勉励。

⒆俎(zǔ):古代割肉所用的砧板,此处指祭器。

⒇纂(zuǎn)组:即刺绣。

【译文】

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觐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残暴yin虐,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讲话,最终使(他)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灭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事不远,你们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须极力直言规劝谏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高三语文试题
《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原文和译文》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