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村民自治法律体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制的确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项活动在法律保障下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村委会选举的民主化、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已完成了由原来的委任制到选举制、由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由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的转变。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民主实践活动逐步开展起来,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财务公开逐步制
度化,对于一些重要村务(尤其是需要农民出钱、出物的事项),部分农村还采取民主公决的形式,即发放民意卡,由每户村民通过填写民意卡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就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大及时作出了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战略部署,为今后的农村村民自治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目前村民自治所倡导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的农村基层民主活动范围,而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通用法则。村民自治的成功推行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民主成就的重要内容。
二、**市村民自治的现状
我校在20xx年7月4日组织了教学一线的12名教师分赴**市16个乡(场)镇的28个行政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基本了解了**市28个村的村委会在镇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为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的安全与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强化了村干部的群众观念。村干部从过去的唯上是从到现在的更多照顾下面群众的利益。实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后,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更喜欢那些代表他们利益,能为他们说话和办事的村干部。否则村民有权随时对其进行罢免,从而强化了群众观念。
其次,强化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村民自治包括对重大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进行民主决策,村民有权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前的讨论,,这有利于集中群众智慧,减少决策失误。此外,村委会成员的年龄结构在选举中得以优化,以石桥乡梧桐村为例,其成员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较以前下降了 5-8 岁,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加上现代化的通信及远程教育网络设备,提高了村民科学决策能力。
再次,增强了村民的自治意识。实行村民自治后,**市大部分行政村都实行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广大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民主权力得到了切实保障,村民切实感受到了管理自身事务的自主权,极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主任翁责任感,增强了村民的自治意识。
最后,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村委会实行选举后,干部和群众相互信任,齐心协力,干群积极性大为提高。村委会班子为发展村级经济出谋划策,尤其是石桥乡政府提出因地制宜,盘活土地资源,四荒地、机动地采取发包收费等办法之后,8个村委会分别根据自身情况,实事求是,提高了村民发展村级经济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
三、当前村民自治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市的村民自治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村民自治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村民自治尚存在许多问题,有的甚至很严重,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职责不清。村党支部是基层组织的核心,其职能是在“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村民委员会的职责是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党支部对村委会是领导关系,其核心领导是通过对村委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的。但是,村民自治要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是说党要包揽一切,方方面面都要由党组织作出决定。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往往把村民委员会作为形式主体,把农村的全部事务都纳入党支部的工作范畴,村支部书记事无巨细均由自己决定,成了实际一把手,村民自治成了村支部书记的个人治理;有的地方村党支部又起不到领导作用,村委会可作出不属于自治范畴的决策,这些都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二是村民及村干部的素质问题。村民和村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对象和中坚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村民自治的好坏。目前来看,其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