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3月底,支持返乡农民工贷款规模达310万元,其中发放个人贷款3户24万元,发放企业贷款2户286万元,帮助287名农民工解决了自主创业或上岗就业问题;3月24日已审议通过2户“建设社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会主义新农村贷款”客户授信,授信额均为100万元。
三、新的信贷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新机制尚未建立。从现场调查情况看,信用联社建立了分部门的工作职责、部门人员岗位职责,分社工作及岗位职责以及各类内控与考核制度等,但所有职责要求和各项制度中均没有与创新有关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只是在年度工作计划、总
结与平时会议要求时偶有提及,如“要着力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联社品牌”等号召性字眼、并无多少实际内容,更没有信贷产品创新的专门安排等内容。
二是创新组织体系未曾形成。调查了解到,县域农村信用社多数创新产品是个别信贷负责人、信贷人员在传统信贷产品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整合和改进的结果,并没有能够形成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信贷产品创新的组织保障体系。
三是创新性人才配备不足。从信用联社职工学历结构来看,目前尚未有金融产品专业设计人员、不具备金融服务产品的专业创新研发能力。所谓金融产品创新也只对传统金融产品的整合和改进,没有多少新的内涵。
四是内外环境有待改善。联社自身由于机制、制度、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以及人员力量难跟上等众多因素制约,加之创新宣传发动和培训工作未能有效开展,内部未能形成上下一致的创新行动导向;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相关鼓励性、扶持性政策缺位也带来信用社创新的外部动力不足。
四、加快信贷产品创新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长效机制,完善配套制度。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信贷产品创新工作的现实意义,研究制定年度和中长期《信贷产品创新计划》和《信贷产品创新规划》,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信贷产品创新工作制度》、《信贷产品创新激励制度》和《信贷产品创新试点与推广制度》等制度,从而确立制度保证,提高全员信贷产品创新意识,明确目标任务,指导、引导和推动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创新研究。
(二)建立组织体系,引进战略人才。在建立健全各项信贷产品创新制度的基础上,为了保障信贷产品创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县信用联社应确定一名主管副主任作为信贷产品创新工作的总协调人,各相关部门和各分社应确定一名创新岗位人员,从而形成信贷产品创新工作组织保障体系。同时,县信用联社还应招聘或培养1-2名具有“金融产品设计师”专业职称资格或具有相当能力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识水平的信贷产品研发人员,作为信贷产品创新开发的课题带头人,主导信贷产品的开发创新研究、试点和推广工作。
(三)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全员意识。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也是一个单位活力的灵魂。县信用联社不光仅要建立制度和组织体系,还要在系统内外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信贷产品创新氛围。一要把创新知识的学习作为系统内业务学习和培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长期开展,以期形成上下一致的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意识理念和强大的舆论倒向。二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适时请进相关知名专家或学者到信用社讲课,启发、教育广大员工并传播创新理念和知识;同时还应适时组织信贷产品创新研发人员参加较高层次的相关业务培训或到其他金融机构参观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水平。
(四)政府政策扶持,强化联动效应。地方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对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如:给予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一定的课题研发或试点费用补贴、减少或免除办理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贷款相关的政府性收费或地方税收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共同为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氛围,发挥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农村金融机构和三农经济实体多方联动的叠加效应。(供稿: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科)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