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公路不同于一般的交通道路,有其自身特点,就是弯多、路窄、坡陡,视线差,且乡镇至行政村的公路为准四级,路面仅宽3.5米,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在以往实施康庄工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程建设中,对这类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本没有设置间断护栏、示警桩、禁令标牌等各种标志标线,安全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最起码的安全通车条件。以革命老区双川乡雪峰村为例,该村20xx年就实现了通村公路的路面硬化,但迄今为止,班车只通到与雪峰邻近的陈宕村,陈宕至雪峰9.5公里的公路还没有通上班车。究其原因,就是安全设施配置不足,存
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该线路山高坡陡,弯急路窄(只有3.5米),客运车辆在崇山峻岭中盘绕,随时可能面临山体滑坡、巨石挡路、车辆无法交会等各种情况,容易引发意外事件。而沿线设置的安全警示桩、急弯标志、坠石标志明显偏少,车辆避险地带等安全提示及避险设施缺乏。此外,农村客运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明显落后。由于受到资金、土地、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客运站场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是有路有车没有站。由于没有车站,不能落实安全例检,不能有效控制超载,增加了对农村运输车辆有效管理调控的难度。
(二)经营效益无法保证。我县一些边远农村客源不稳问题十分突出,客运量呈周期性变化。许多农民平时以外出打工谋生为主,在家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流动性不强,客流量稀少,客运实载率偏低,但一旦逢年过节、乡镇集市,客流量又剧增。加上高额的税费、油料和修理费用,经营效益难以保证,亏损情形容易发生。同时,非法营运会对农村客运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冲击,是制约农村客运网络化正常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因农村客运通达深度不够,往往在客车途经的公路口或是到达的乡镇圩场,形成了一个新的结点,此时非法营运的车辆就会完成乘客的第二次运输,再加上非法营运的车辆不受线路、站点、班次、区域的限制,可以为乘客提供门对门的“服务”,某种程度满足了乘客的便利需要。长期下去,客运班车就自然而然地难以经营。目前,交通运管部门监管的空间大、距离长,执法力量不够,面的车、三轮车、摩托车等非法营运行为一时难以取缔。
(三)相关利益难以整合。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就要新开客运线路,增加投放客运车辆,这样与现有主干线路在部分路程上的重叠将不可避免,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客源,冲击他们的既得利益。可见,现有主干线客运班线经营者,非常顾忌新开农村客运班线与其争抢短途客源,减少他们在原线路的营运收入,对发展农村客运明显抱有恐慌和抵触情绪;而交通管理部门也怕出现新的矛盾,引起整个客运市场地不稳定,不敢轻易发展。以七里经大筠至新建线路为例,该线沿途有三马东、大筠、洋山等几个大的行政村,开通这一客运线路,可以极大地方便沿线农民的出行需要,从社会效益角度来衡量,相当必要。但从客运市场看,开通该一线路,就意味着减少了县城经外沿至新建、县城至小筠这两条线路的客源,容易导致新、老两个线路班车产生矛盾,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四)农村公路里程不足。经过这五年深入实施康庄工程,我县农村公路累计新增通达里程507.7公里,新增通达行政村250个,新增硬化里程410.9公里,新增硬化行政村300个。但到今年年底,我县仍有127个边远山区的行政村未通公路,无法投放客运车辆。这些行政村大多地处崇山峻岭之上、大山深谷之中,地理环境恶劣,集体经济薄弱,工程施工困难,工程造价过高,政策处理不易,给农村公路的顺利延伸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进而影响了农村客运的网络化建设。
(五)农村公路养护机制落后。通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远远落后于公路建设工作,一手硬,一手软,“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十分突出。许多通村公路一经建成,就象大功告成,平时管养根本无人问津,成了农民的晒场和堆料场,路面散落物和占用公路乱堆乱放等现象到处可见。公路肆意遭人侵占和破坏,超限超载车辆任意通行,只建不管、只建不养的问题非常突出,容易造成路面损害,影响通村公路的优质、安全、高效、畅通。
三、发展农村客运网络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是一项惠泽广大农民、服务“三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县经济和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交流对道路客运的要求已日益明显,农民对乘车条件和候车环境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这些都为发展农村客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牢牢把握发展农村客运的大好机遇,充分借鉴外地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xx实际,按照统筹城乡、无缝对接、方便群众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关键是要做到“一个目标、二道关口、三大重点、四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