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烟草企业联合重组中存在问题
第一、联合重组后的卷烟工业企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提高竞争合作意识。例如,各方没有核心资源与能力;各方无法形成资源与能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强势企业一旦形成主导地位,则表现出欺凌弱小,使
得被重组企业怨声载道;主导企业缺乏一体化管理意识与能力,核心资源被蚕食;联合重组只是为了应对国家政策需要,虚多实少。同时,联合重组中,还存在“诚信”问题,合作随意性强,无法有效推进。这些,都需要联合重组双方通过深入研究竞争合作中可能需要规避的风险。
第二、在跨省联合重组中,需要通过竞争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烟草行业财税体制的特殊性,具有劣势地位的企业,会借助当地政府来极力维护自己的生存条件,企图限制跨省重组的趋势。同时,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对跨省联合重组的预期是不同的。地方政府考虑政绩,股东考虑利润,企业管理人员考虑自己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员工考虑自身的职业发展,国家局则站在行业整体布局中国烟草发展。因此,各方对互补核心资源的判断是有区别的,联合重组的推动力依靠哪一方?主要受益者是谁?这些都是根本问题,也是从源头上决定了下一步跨省联合重组的性质及前途。
第三、联合重组后的总部与分支机构关系处理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一些大工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卷烟工业集团,仍然沿袭传统的大工厂管理方式,用管理单个企业的方式套用到管理集团,集权过渡,自然影响集团各子分公司的积极性;二是通过行业主管机构或者当地政府撮合的企业集团,由于受到计划资源和市场资源的限制,集团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及成员企业相互之间争利,企业无法形成合力。
三、烟草企业联合重组的竞合管理
当前,烟草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进行竞争合作。在松散型战略重组中,存在国家政策与实际运作不协调,即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和刚性化的烟草计划体制,从根本上严重阻碍了大企业、大集团的形成,而且各企业间合作意愿不强,最后不欢而散。自20xx年以来,国家局以高瞻远瞩地战略部署,有序推进联合重组,以及加入wto后,企业危机意识增强,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使得这一阶段的联合重组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极大促进了中国烟草市场大格局的形成。20xx年5月,国家局明确提出跨省联合重组的构想,为下一阶段联合重组出台政策性指导意见。那么,对于烟草企业而言,如何在规范的市场运作中,实现跨省联合、品牌整合成为卷烟工业企业竞争合作的重要课题。
竞合管理理论揭示:当企业各自拥有独特核心资源与能力,又迫切需要外部核心资源与能力的互补性,还希望各自独立发展的时候,他们都会权衡利弊任务,共同合作的利益大于彼此竞争的利益,就会建立各种联盟。以独立性需要和互补资源价值两个纬度来分,可以形成独立发展、紧密联盟、随机交易和合并或兼并。
不难看出,当企业独立主观意愿强,对互补核心资源的需要急切且强烈,那么,企业间就会选择紧密联盟方式推进。当企业独立主观意愿强,对互补核心资源的需要缓而弱,那么,企业间就会选择独立发展方式。当企业独立主观意愿弱,对互补核心资源的需要急切且强烈,那么,强势企业间往往会合并或兼并推进。当企业独立主观意愿弱,对互补核心资源的需要缓且弱,那么,企业间就会选择随机交易推进。
生存发展是企业的本能。每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时刻在权衡、比较、继承、改变、突破、创造自己最稳健的发展方式。烟草行业实施战略性重组以来,工业企业数量从原来的123家,减为现在的31家,基本形成以省内为主导的卷烟工业大型企业。近几年以来,烟草企业发展迅猛,各卷烟工业企业都有强烈的做大做强意愿,提出宏伟目标,自然对企业独立的主观意愿强烈。那么,下一步跨省联合重组的发展方向,各卷烟工业企业偏向于独立发展或者紧密联盟。
为了能够促进下一步跨省联合重组有效推进,促进卷烟工业的适度有序竞争,笔者提出以下竞争合作管理思考:
(一)树立竞合管理意识
对于烟草行业所有企业而言,在市场竞争中,既是“商战”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大家既竞争又合作,为了同行企业的共同利益,为了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需要共同协商、协调与合作,以规范彼此竞争行为,共同维护有利各企业公平发展的市场竞争秩序,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