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安监部门的主要监管和服务对象,也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督和管理。
一、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我市共有中小型企业4510余家,从业人员13万余人,涉及化工、机械、冶金、煤矿、非煤矿山、造纸等十多个行业。近年来,根据市委政府建设“平
安**”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安监部门加强监管,全市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和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产经营单位业主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保护意识有所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工矿商贸、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去年以来,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各类事故18起,死亡19人。这些死亡事故全部发生在中小企业,包括生产作业过程中的起重伤害、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灼烫致人死亡等。分析其原因,大部分是从业人员“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所致。因此,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任重而道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没有真正到位。大部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重生产,轻安全”现象突出,没有从根本上把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存在侥幸和麻痹心理。
二是个别企业业主法制意识淡薄。有的企业主根本没有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对存在的隐患熟视无睹,不把企业的安全生产当回事,不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漠视执法人员的监管。
三是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低下。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生产、建设第一线,他们从事的大都是矿山开采、建筑施工、有毒有害等脏、累、险工种,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就匆匆上岗,既是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又是事故的直接制造者。
四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高、作用不明显。大部分企业安管员都是“半路出家”,在企业台帐资料、隐患查找、应急预案、事故处置等方面业务知识匮乏,管理威信不高,工作地位较低,存在“不会管、不敢管、管不了”的现象。
五是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我市安监系统目前有机关正式编制工作人员35名,平均每人要监管中小企业近100家。这与当前相对严峻的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很不相适应。
三、加强中小企业监管的建议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中小企业安全生产要管好,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关键,“普法”是前提和当务之急。通过“普法”宣传教育,以切实提高企业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意识;提高职工群众的风险保护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一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充分运用社区、学校、企业的墙报、黑板报、宣传窗、横(条)幅、标语以及户外大型广告等形式,营造氛围;二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如知识竞赛、有奖竞答、巡回宣讲、集中培训、企业、车间、班组的“三级”教育、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三要选择重要时段进行宣传。根据不同季节和重要节庆特点进行重点宣传;四要运用典型事(案)例进行宣传。坚决曝光已发生事故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例,以案说法。五要广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以每年6月份的全国“安全生产月”为载体,广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宣传力度、广度、深度上狠下功夫,要在社会的参与面上狠下功夫。通过宣传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要注重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的培训教育。
二是加强隐患排治。要消灭事故,首先要消灭隐患。排查整治隐患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企业务必牢固树立“抓生产必须抓安全”和“安全就是经济效益”的理念,把握安全生产的细节和细微之处,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划和工作计划,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把本单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作为一项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要发动企业职工查找隐患。职工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对设施、设备、环境、场所的安全状况最清楚、最了解,只有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各种隐患就会无藏身之地。二要邀请专家查找隐患。专家是隐患的“克星”,一些重大和隐蔽性较强的隐患只有依靠专家才能发现,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三要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通过经常性开展有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断发现隐患、消除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四要加大投入,积极实施隐患的整改和治理。发现隐患只是查清了“病因”,只有下大力气整改隐患才算是断了“病根”,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对发现的隐
www.xxk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