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在林业局机关事务管理上,只是泛泛的一般性的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缺少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对班子成员工作,也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仅停留在一般性的考核上,欠缺完备的监督机制,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
从客观上看:一是我市林地资源相对不多,林地立地指数不高,制约了高效林业的发展投入相对较多,致使产业规模不大。二是近些年以木材为主的原材料的紧缺,造成部分木材贩子违法砍伐,铤而走险,同时道路的四通八达,加大了林业管理难度增加。三是近些年随着封山育林,林内落叶增多增厚,极易造成森林火灾,造成局部地区因火灾而使森林资源受到破坏,影响了林分质量的提高。
三、今后林业工作科学发展主要思路
通过认真的分析检查和严格剖析,查找出了我局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和产生问题主客观原因,对照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林业局党政“一班人”一致认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理清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找到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固然重要,但如何整改、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真正取得实效,才是硬道理!对此,我们经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以下整改的主要思路:
紧紧抓住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历史机遇期,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实现崛起、建设美好桐城”和我局“扎实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桐城林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两个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从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出发,从如何推进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出发,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让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在林业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落实,增强加快林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线,让全市现有的森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保护,真正做到“要金山银山促经济大发展、又要绿水青山保环境优美”的双赢!
四、现阶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按照市林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定的“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桐城林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大家认为,林改工作中配套政策是当前我市林业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林农以林地的使用权,广大林民对山场资源、利益的分配更加关注,如何使林地资源快速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迫切的问题。相对而言,山区群众更加关注这次林改,许多农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于林业,特别是这些年的发展,山区不少地方的林木开始有收益,但林业生产周期长,经营风险大,他们对改革后的山林如何经营,如何改造,如何增效,心中也没有底,希望国家和各级政府能有更好的林业扶持政策。而丘陵、圩畈地区的群众,更加注重高效林业,更加注重统一管护。这些对政府和林业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但同时大家也认为:林农增收和市场配置资源的问题,各种林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开始发挥,扫清了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和机制保障,为农村经济和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壮大拓展了发展空间。
下步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有:通过建立健全林业要素市场和服务平台等配套改革措施,规范林权的依法、有序流转,从而盘活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并最终繁荣农村经济。一是规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鼓励产权明晰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有序流转,盘活现有森林资源存量,活跃林业要素市场。二是放活经营。继续执行发展林业优惠政策;改革木竹采伐限额管理方式,放宽对商品林的采伐管理;放活木竹经营。三是创建林业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林业要素市场。随着林改的推进,将在市区或重点的林区镇建立林业综合服务场所,即林业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有关行政许可事项和业务服务项目,为广大林农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将启动林权登记、林木资产评估、林权流转交易、林权抵押贷款等服务机制,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盘活现有林地和林木资产,促进森林资源向资本转变,为林权权利人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
五、加强单位和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主要举措
针对我局当前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按照已拟定的主要思路,认真整改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发展观对做好林业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要把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作当前林业发展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认识我市经济发展和林业现状,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科学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林业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结合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活林业发展的活力,此次全市林改结束后,紧快出台相关林业配套改革措施,拓宽林业发展路径,调动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