㈣结对帮扶留守学生,使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湾的学生就是大湾的未来,关注学生,就是关注大湾的未来。一是将乡小与县实验小学结对,开展教师结对、送教下乡等活动,提高乡小的教学质量。两所学校的学生也进行结对,开展“手牵手、共同成长”等活动,让留守学生有机会到县城过几天市民生活,感受城市生活,感知外面的世界,从小接受市民教育、培育市民精神。二是出台高考生奖励政策,对考上高等学校的学生,本科奖励500元,专科奖励300元。同时积极争取希望工程等支持,结对帮扶困难学生。三是开展“愿望手牵手”等活动,改善环境。争取**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生活频道支持,为乡小争取了电脑、图书等价值8万元多的物资。
㈤关爱留守老人,解除外出农民的后顾之忧
由于劳动力转移,造成全乡有102名常年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的“留守老人”,普遍存在生产难、生活难、联系难、就医难的情况。创建关爱“留守老人”“二四”工作法,确保不让一个“留守老人”孤独。一是建立“四个”工作机制。建立了组织领导网络机制。成立了关爱“留守老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设立联络员。建立了动态信息管理机制。全面调查摸底,详实掌握“留守老人”所思所想所求所需,建立动态信息库。建立了资源整合优化机制。定期研究关爱“留守老人”工作,形成社会、单位、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爱机制。建立了考核督查综评机制。把关爱“留守老人”工作纳入文明村创建和村级组织年度目标考核,制定量化考核细则。二是实施“四项”工程。实施“强基创建工程”。行政村建立“关爱留守老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门诊、文化娱乐等便捷服务,让“留守老人”有人聊天,有人照料,精神能得到慰藉,消除孤独感。实施“亲情互动工程”。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温州、**等地及各行政村设立“网络亲情服务站”,让“留守老人”与在外务工亲人能够通过亲情服务站的网络视频对话,与在外亲人进行“零距离”相会。实施“爱心牵手工程”。乡机关干部与“留守老人”结对“牵手连心”。组织开展“每周一走访、每月一谈心”的连心活动,及时做好上门服务工作,切实从生产、生活、精神上关心“留守老人”。特别是在今年春节前后,安排乡村干部接留守老人回家过年,取得较好效果。实施“孝敬父母工程”。拟开展“孝敬父母奖”评选活动,鼓励和督促外出子女尊老爱老。
三、几点思考
1、规划方面。城乡一体化规划需进一步细化,要根据“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尽早明确哪些乡镇,行政村属于人口递减范围,计划何年进行区划调整。县里要明确这些乡镇村实施萎缩性管理。比如大湾、**、安溪、**、大源等乡镇可先明确,可使县乡工作形成合力。
2、考核方面。县委县政府对乡镇的考核,特别是一些具体的考核项目要有指导性,将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起到一个方向新的作用,根据乡镇实际,确定哪些该发展,哪些不该发展,尤其对二类乡镇(特别是实施农民递减和萎缩性管理的乡镇)重点考核农民培训和下山转移、生态建设、平安和谐等工作,工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等不列入考核。
3、政策方面。一是完善农民下山购买住房补贴制度,将原来的建设农民新村的资金直接补助给农民,变暗补为明补,扩大政策享受范围。根据大多数农民收入较低的情况,将农民下山购买城郊农村房列入下山购房补助范围,不强求两证齐全,加快农民下山购房步伐。二是完善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在农民下山购买住房的补贴中,切出一块直接购买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保证下山农民的基本生活。三是完善常住人口管理,加大县城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力量,及时动态的掌握常住人口情况,建立乡镇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与县城流动人口办公室及社区的定期沟通联系制度,将各乡镇进城人员移交给各社区管理,分社区对进城农民进行市民管理,并强化进城农民就是市民的理念,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实行同城同待遇。从而,减少行政成本。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