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长的心声中可以看到对教育一种期望,对孩子“成人”的期待,对教师教育行为的一种诉求,建议是诚恳的。我们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去审视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改变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家长满意。
■家长教育方式的构建
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缺少的是教育方法,往往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往往是简单粗暴,孩子难以接受,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的形式让家长在一定的情景中看到真实的教育过程,引起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许多家长在与学校反馈的信息中,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
1、家长认为在家里是个“小皇帝”,无所顾忌,步步为营。在集体学习生活中不够自信,觉得学习是一种包袱,缺乏主观能动性,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抓起,使他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2、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从家庭抓起,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同时拓展孩子的知识视野,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籍,多带孩子走社会,融入生活,不断积累,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
3、在对孩子评价方面,要改变平时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学会与孩子交流,赏识他的优点,让孩子的优点得到张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4、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家庭教育中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5、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家庭教育、工作与家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之余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多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的心灵深处,才能教育好孩子。
让家长亲临教育现场,体现教育生活,了解孩子参与学习的状态,为增进家长与学校的交流与沟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学校与家庭教育形成了补。
(二)、文明礼仪为校园文化增光添彩。
本学期我校正式成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课题组成员站好这个阵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切实制订活动方案,提供孕育文明礼仪的土壤
为了把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文明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全面提高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水平。
1、 制订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方案和实施细则。把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与学校的文化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把不断提升孩子的文明道德素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了一系列体验性的教育活动,逐步把具体的教育内容内化为孩子的行为。
2、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利用班队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使教育内容富有更强的生命力。3、进行日常化的教育管理。在日常教育中每周确定一个主题教育内容,并把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
4、 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日常化的教育和管理,各个班级在学生中,每月评选一个“校园文明礼仪之星”,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5、 把教育内容具体化。每个班级根据学校的总体方案,结合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制订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形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6、 把教育的内容向社区延伸。社区是教育的大环境,教育需要家长和社区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及时把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情况与社区进行交流与沟通,使文明礼仪教育在社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深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撒下滋润文明礼仪的甘霖
1、 组织学生认真组织学习《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通过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了解文明礼仪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