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认为让学生动手量相交的角后提出垂直的概念;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如观察、验证、归纳等,这时应该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
从老师们的留言的中可以看出来,老师们进行了琢磨之后,思考更加深入,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了,对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对于老师们的不同留言,王老师进行了认真研读,仔细揣摩,由于文字的呈现更有利于备课教师进系统的思考,《平行与垂直》的教学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二、借助数学网络教研论坛,完善设计方案。
王老师整合了老师们发表的见解后,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次修改并发到湖北省网络教研论坛之中,再次更广泛征求意见。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网友进行回复,下面是对部分留言进行摘录。
扬帆济海:同一个平面内是重点也是难点,垂直采用了小组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可行的。
快乐的MMX:位置关系的想象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四棵小树苗:几点思考1、课中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当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垂直、平行的实例时,问学生为什么设计师会设计这样的单杠与双杠呢?2、能具体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好了,有利于老师更好的解读文本。3、课的设计内容能否完成呢?
明媚春光 :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是一节概念课,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形成概念,但却没有从实践上去巩固,从理念高度去挖掘概念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就让学生回味一下,拓展一下概念的外延。2、教学当中,在教学设计时应避免思维定势,可以把直线换一个角度,如黑板上的不水平的直线可能是当成斜线,应设计非水平的平行线和垂线,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势。
伟醇:现在讲究知识的渗透,在巩固练习方面加上一些练习就更好,如加上政治上的垂直管理,军事上的垂直打击,如果这方面渗透进去,就会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知识的深度广度是不是会向更高处发展。
润芝 [鞍唐小]:1、折一折,用正方形、长方形折出平行,可以放到巩固练习阶段的第一步。符合由实践、认识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2、拓展部分可以提前,拓展就是研究直线和平行可以互相转化的可放在前面。
……
在省网络教研论坛回帖达到80多篇,回帖中有专业理论的引领,有实践操作的建议,但我们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又召集了数学教师针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建议,再次讨论方案,经过理念和实践操作过程的文本^对`话,思维碰撞,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再次整合,达成共识后,完善了设计方案。
三、连通UC空中课堂,实现即时互动交流。
通过两轮的修改设计之后,于11月27日晚8:00,王老师走进了UC空中课堂,进行了说课,参与在线互动交流。下面是大家在线讨论录音整理后的摘录。
幸运草:1、课前谈话引入教材,以旺仔牛奶切入新课,用游戏的手段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为后来的难点做了铺垫,化难为易。2、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掌握两条直线的关系,因势利导,让学生构建了直线的关系3、通过层层探究,让学生发现垂直、平行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掌握了垂线、垂足的关系。直观简便,充分利用了教室内桌椅黑板等资源。4、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风中傲松对大家说:我以前教这课的时候,让学生用手感知、比划,效果也很好
楚天雷对大家说:同一平面的理解很中要,运用电脑演示立交桥的情景很能说明难点
流金岁月对大家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对一节课的学习是很重要
好好学习对大家说:练习的设计很好的巩固和拓展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神仙姐姐:1、准确把握了教学的起点,新课程提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根据课前的调查和分析,复习部分的价值在于为两条直线非平行即相交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关注新知的生长点,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让学生发现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相交中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使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3、练习设计切入知识的训练点和拓展点,通过循序渐进的三个层次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平行垂直概念的理解,克服了数学的枯燥感。4、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课件在演示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学生在理解想象有困难时及时为学生思维进行修正、补充,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