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课题研究让探究成为学生个姓化学习的过程» 正文

让探究成为学生个姓化学习的过程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课题研究   阅读:8911

导读:[设计说明]这个环节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师示范、学生摹仿的教学画圆的方法,将画法的“多样”与“优化”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为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很好的铺垫。由于学生有了自创画法的充分体验,在解决问题时就显得思维敏捷、游刃有余。2、探究圆的特征。师:圆的组成部分除了上面这些,你还知道什么?学生会说出还有直径。你对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有什么了解或猜想?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已有的认识,如:半径、直径都有无数条;半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等。小组讨论、交流、操作,怎样证明上面的几条结论是否正确?例如,谁能证明半径确实有无数条?生①:用“画”的方法,画不完。生②:圆上有无数个点,任意一点与圆心相连都是半径,所以半径有无数条。生③: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所以半径有无数条。 又如:谁能证明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生①:我是用折叠的方法,折圆片时要得到直径只对折一次,而得到半径必须对折两次。 生②:我是用量的方法,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比一比就清楚了。生③:我是看出来的。圆心在圆的中心,所以把直径分成了两条一样长的半径,所以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教师

让探究成为学生个姓化学习的过程,标签: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http://www.xxk123.com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师示范、学生摹仿的教学画圆的方法,将画法的“多样”与“优化”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为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很好的铺垫。由于学生有了自创画法的充分体验,在解决问题时就显得思维敏捷、游刃有余。

2、探究圆的特征。

师:圆的组成部分除了上面这些,你还知道什么?学生会说出还有直径。

你对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有什么了解或猜想?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已有的认识,如:半径、直径都有无数条;半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等。

小组讨论、交流、操作,怎样证明上面的几条结论是否正确?

例如,谁能证明半径确实有无数条?

生①:用“画”的方法,画不完。

生②:圆上有无数个点,任意一点与圆心相连都是半径,所以半径有无数条。

生③: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所以半径有无数条。

又如:谁能证明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

生①:我是用折叠的方法,折圆片时要得到直径只对折一次,而得到半径必须对折两次。
 
生②:我是用量的方法,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比一比就清楚了。

生③:我是看出来的。圆心在圆的中心,所以把直径分成了两条一样长的半径,所以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教师只需拿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向学生求证,学生就能很快悟出结论是不够完善的,应补充一个前提条件“在同圆或等圆内”。如果有的小组探究活动受阻,教师可引导他们观看课件中的动画演示,或在网络资源中查找所需的学习素材。

[设计说明] 布鲁纳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六年级学生对于圆的认识决不是一张白纸,而盲目自学课本中的现成结论又往往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因势利导,找准学生认知的真实起点,提出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谁能证明?” 放手让他们想办法验证猜想,自己当“小老师”,既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和信任,又使探究活动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小组具体的操作、交流过程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圆的图片粘贴到课件中指定处,分别欣赏三类圆的应用,即自然现象中的圆、建筑物和工艺品中的圆、运动现象中的圆。

师小结:圆虽然是一种“非智慧图形”,但聪明智慧的劳动人民充分利用了圆的特征,造福于我们的生活。愿同学们继续发扬探索、创新、合作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取得圆满成功!

[设计说明]学生参与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情感产生共鸣。圆,不再是教师口中念叨的抽象图形,而是一个个触手可及的鲜活事物————圆的世界,多么美丽、奇妙!

(四)闯关练习,巩固内化。

1、基本练习————“小试身手”。主要针对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考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2、应用练习————“接球比赛”。主要考查学生对圆的特征的灵活运用情况。

3、综合练习————下列圆可能是什么物体表面上的圆?

直径2分米的圆 半径1厘米的圆   半径5米的圆

学生在头脑中将长度表象和圆的表象进行综合加工,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个开放性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学生灵活多样的回答一定会使课堂充满笑声和活力!

[设计说明]学生上机答题时,或一路闯关,或寻求帮助,或暂停反思……可自主控制学习进程。电脑充满人性化的评价,使做对了的学生能得到热烈的祝贺,做错了的也能获得指导和鼓励。如果成绩还不理想,网站中还提供了其他练习可帮助学生进行多轮反馈。

(五)课外活动,拓展延伸。

1、进入“历史资料”,了解古代数学家对圆的研究和取得的成就。

2、进入“课外活动”,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进行实践。

[设计说明] 网络资源弥补了教材资源的不足,挖掘了蕴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文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课件预留了较大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鼓励学生在其他领域拓展其所得经验。

纵观全课,我们把探究的权利真正交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平台,相信学生就会还我们一个彰显个性、精彩飞扬的课堂!

上一页  [1] [2]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
《让探究成为学生个姓化学习的过程》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