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利用实物模型来辨认许多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感知,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三、新授(15分钟)
(一)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师: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些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用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来研究、讨论,看哪一组先发现?
2、学生讨论、交流。
3、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4、你还发现了什么?怎样来验证。
随学生的回答,逐步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研究、讨论、引导学生应用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人人动手折纸,测量并说理,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结合,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长(正)方形特征的知识构建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认识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边长的名称。
1、一般地,长方形的两组对边,一组较长,一组较短,通常我们把长方形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板书:长、宽
2、你能指出课本面的长和宽吗?同桌互指。
3、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它的边只要取几个名字就行了,看书上是什么说的?
板书:边长
4、自学,今天我们学的内容就在72页——73页上。
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的,同桌互相说说看。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巩固认识,得出结论】
(三)初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1、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
2、小游戏。
信封中装一张长方形的彩色纸,先让孩子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然后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拉一拉(拉动要慢)观察纸的变化。
3、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小游戏,让学生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的过程中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1、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围一围:
(1)在钉子板上任意围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并说出所围的图形的长、宽或边长各是几格。
(2)请学生把钉子板上围的长方形改围成正方形,说说你是怎样改围的。
3、折一折:用一张长12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
4、数一数:图中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5、猜一猜:师:小花猫和小花狗看我们学得那么好,它们也想出一题考我们(出示图)小花猫:我的背后躲着一个正方形,可只看见边长5厘米,你们知道看不见的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为什么?
小花狗说:我的背后躲着一个长方形,可以看见两条边是3厘米和6厘米
,你猜猜,另外两边各是多少厘米?【设计意图:练习中,从不同侧面深化对长(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同时,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安全的学习天地和自我表露,自我确认的机会,有利培养学生积极能动的作用和创造力,最后用生动有趣的练习概括出这节课学习的要点,来替代以语言表述的课堂总结。】
五、全课总结(5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该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课的结尾又一次引导学生回顾了这节课研究图形时所采用的方法,并加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