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得出结论: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出一条什么结论?
5、质疑: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为什么?(小组讨论)
四、 巩固练习 (口答)
1、在一个三角形中,
2、爸爸给小华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3、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是400。
(3)我是等腰三角形,顶角是960。
[通过练习不仅对已有的三角形的知识进行了复习,而且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同时训练了学生熟练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并且能够熟练应用这一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小。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会学生善于质疑,既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照顾了个体差异,为因材施教提供了空间。]
六、作业:
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求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从中又能得到一个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直角
锐角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钝角
撕、 拼、 折、 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折等方法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会应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三角形内角和》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之后进行的,它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甚至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不一定知道原因。学生在折一折的环节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折不出来平角。对本节课学生应该很感兴趣,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验证。
三、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量、剪、拼、摆等操作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2、学生能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感受成功体验。
教具准备: 投影、三角板。
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各类三角形。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前几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的分类。按角怎么分类?
2、出示三角板:这是什么三角形?谁来指出三个角的位置?
3、 师:我们就把这样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这个三角形一共有几个内角?
4、小组活动:请你们互相指一指信封中三角形的内角。并把每个三角形的内角都标上1、2、3。比比哪组又快又准确。组长监督检查。
师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专门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三角形内角和。
[以旧知引入,自然引出新知,化难为易,自然切题,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轻松、和谐与自然。在教学课件与问题情景的共同影响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