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折等方法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会应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三角形内角和》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之后进行的,它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甚至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不一定知道原因。学生在折一折的环节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折不出来平角。对本节课学生应该很感兴趣,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验证。
三、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量、剪、拼、摆等操作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2、学生能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感受成功体验。
教具准备: 投影、三角板。
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各类三角形。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前几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的分类。按角怎么分类?
2、出示三角板:这是什么三角形?谁来指出三个角的位置?
3、 师:我们就把这样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这个三角形一共有几个内角?
4、小组活动:请你们互相指一指信封中三角形的内角。并把每个三角形的内角都标上1、2、3。比比哪组又快又准确。组长监督检查。
师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专门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三角形内角和。
[以旧知引入,自然引出新知,化难为易,自然切题,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轻松、和谐与自然。在教学课件与问题情景的共同影响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三角板上的内角和
1、出示三角板
(1)还记得这个直角三角形的3个内角各是多少度吗?
(2)你们能快速口算一下它的内角和吗?另一个的内角和呢?
[设计意图:推导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把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种情形通过归纳而得到的。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情形最简单,由于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个三角板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所以能够很快求得每个三角板的3个角的和都是180°。从而得出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既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由此我们猜想一下,是不是所有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0呢?其它三角形呢?是不是也有这个特点。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三、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学习:
师:请同学们利用所给的图形及手中的工具,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多种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要求:先讨论好验证方法,再实际操作。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2、全班交流:
找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要求:说清所选图形,讲清推导的方法及过程。
师:选择图形不一样或推导方法及过程不同的同学还可以回答。
[展示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有的边演示,边说明;有的像老师一样在实物投影前展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而此时的教师变成了真正的倾听者。]
3、教师把折、撕的两种验证方法及过程用课件演示一下,进一步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加深学生的印象。
[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动态、直观的教学效果,进一步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