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
1、体会本文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来抒情状物,堪称写人的范例。举例说明。
如“他还变得忧虑起来,晃动一下大腿,不时在发出几声:‘可是……可是……’……他就又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声音总是很平静,也很温和。”“忧虑”——神情,“晃动”——动作,“不慌不忙”“平静”“温和”——神情,这些都暗示着一种温和、内向的性格,是作者在观察过后对人物的准确的体认,并用准确的词语状写出来的。
2、比较本文在刻画四个人物时的异同点。
四人都有肖像描写,写得最多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个人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照。语言描写方面,都没有具体展开谈话内容,只是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着重描写他们谈论的声调仪态,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动作描写方面也有详有略,福楼拜是最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左拉的坐相比较特殊,也有较多笔墨的描写。至于屠格涅夫的动作只略写了一句。
3、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课检测】
①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皙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 。……
②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 ,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
③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衣裤鼓起来, 。
④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 。他时而激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 。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1、结合选文内容,将以下四个比喻句分别填入文中适合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cbda
a、像切开的长缝
b、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