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狼》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附答案» 正文

《狼》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附答案

[04-27 04:33:39]   来源:http://www.xxk123.com  九年级语文试题   阅读:8222

导读:【重点字词解释】 1、缀行甚远( ) 2、一狼仍从(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 4、屠大窘( )5、顾野有麦场( ) 6、场主积薪其中( )7、苫蔽成丘( ) 8、弛担持刀( ) 9、眈眈相向( ) 10、一狼径去( )11、目似瞑,意暇甚( )( )( ) 12、屠暴起( )1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14、又数刀毙之( )15、乃悟前狼假寐( ) 16、盖以诱敌( ) 17、禽兽之变诈几何( ) 18、 狼亦黠矣( ) 【通假字】止有剩骨 【词类活用】1、一狼洞其中2、其一犬坐于前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词多义】1、敌:恐前后受其敌 (

《狼》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附答案,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重点字词解释】

1、行甚远(    )                    2、一狼仍(   

3、而两狼之如故(   )(   )       4、屠大(   

5、野有麦场(  )                    6、场主积薪其中(   

7、苫蔽成丘(  )                      8、担持刀(    ) 

9、眈眈相向(  )                      10、一狼径去(   

11、目似意暇甚(  )(   )(   )  12、屠起(   

13、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          14、又数刀之(   

15、乃悟前狼假寐(    )               16、以诱敌(    )   

17、禽兽之变诈几何(   )              18、  狼亦矣(  )                  

【通假字】

 有剩骨                   

【词类活用】

1、一狼其中

2、其一坐于前

3、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一词多义】

1、敌:恐前后受其敌 (     )      盖以诱敌(   

2、止:一狼得骨止(     )         止有剩骨(     

3、之:久之,目似瞑(    )        又数刀毙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西蜀之去南海(    

4、意:目似瞑,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卜者知其旨意(     

5、前:狼不敢前(     )          恐前后受其敌(   

【古今异义词】

1、屠自后断其

2、禽兽之变诈几何

【比较阅读】

(一)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 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二)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             (2)眈眈相向

(3)将其喉           (4)此人何取而自患耶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附答案】

一词多义: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敌方;2、停止;通“只”;3、凑足音节,不译;代词,狼;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4、神情;企图、打算;情趣;内容;意图;5、向前;前面;

古今异义词:1、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2、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一)1B 2.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3D 4.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二)1、(3)咬(4)遗留、留下、招致 2、(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扣分)3、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 乙文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1分)狼本性是不会改变,不能被狼的表象蒙蔽;(1分)人们对像狼这样的人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能心存幻想;要奋起斗争,除恶务尽。(1



Tag:九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九年级语文试题
《《狼》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