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县发改局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协调了民政、财政、公安、建设、人保、国土等单位就政策性农房保险工作进行研究讨论,深入乡镇进行摸底调研,对我县近年来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制订了我县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实施方案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制定了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分工;协调成立了五个督查组,按照拟定的督促检查方案,分赴各乡镇,对政策性农房保险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确保了任务的按时完成。自20xx年12月18日召开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动员大会至20xx年1月底,仅用40天时间,就完成了市定目标任务。共完成保费收缴计172.5万元,参保农户11.5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
93.1%。参保农户数在全市占到五分之一(22%)。
20xx年5月18日,我县又组织召开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对20xx年度工作进行了动员布置。按照省、县两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的试点工作,省、县两级政府制订的政策基本保持不变,我县继续以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五个品种为参保对象。
(五)农村卫生改革
1、推行乡镇卫生院租赁制,搞活农村卫生运行机制
20xx年以来,我县9家乡镇卫生院(分院)进行了以“动产拍卖、不动产租赁”为核心的运行机制改革。租赁后的卫生院坚持公益性卫生事业性质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承担医疗卫生防保服务职能不变、职工身份性质不变、政府对卫生院实行补助政策不变。
改革后,由于租赁者掌握了经营自主权,经营模式更为灵活,经营者舍得投入,院容院貌极大改善,职工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工作热情和服务态度明显好转,真正变成了以院为家,群众反映普遍良好。实践证明,此种改革模式有利于社会资金融入卫生事业,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此项改革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推广。
2、改革防保管理体制,健全基层防保网络
面对非典防治暴露出的公共卫生薄弱环节,20xx年,县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xx县乡镇防保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安排80万元防保专项经费,24个乡镇、仙都农管处均成立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防保站,县卫生局通过公开考试考核选聘70多名防保人员,经培训后持证上岗,624个行政村分别确定防保工作联络员。防保体制改革的实施,使我县公共卫生工作走上了一个新起点,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保人员的责任感明显加强、防保队伍素质大幅提高、县乡(镇)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得到了健全完善。
(六)农村金融改革
1、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
20xx年5月,改制后的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挂牌营业。经过两年来的发展,信用社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三会一层”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强化约束机制、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制定完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于近期通过丽水银监分局xx办事处和人行xx县支行的考核,完成1393万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
2、全面推进“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总体部署和试点工作要求,20xx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全面推进我县发展“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xx县发展“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实施意见。
同时,县供销合作社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组建新合农信担保有限公司,分担了信用联社支农资金的风险,而且减少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在贷款手续上的麻烦,减轻农民贷款在农村房屋、集体土地无法抵押以及无大额固定资产抵押的困难,切实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七)农村保障机制改革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真正让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取信于民的民心工程。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县全面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委员会,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开展政策宣传、严格医疗机构管理至年底,我县共发动28.86万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县农民总人口的72.66%,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共筹集资金1154万元。
根据全省城乡社区卫生工作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议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要求,从20xx年起,各县(市、区)的筹资标准不低于60元。我县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着手今年的筹资标准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深入调研,县政府确定了今年的xx县“新农合”人均筹资70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