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班级管理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正文

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班级管理   阅读:8980

导读: 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作为教师,特别是镇鳌班班主任教师,免不了对学生进行批评,我想,在批评之前,我们必须注意到批评的目的、态度和方式。就批评的目的来说,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教育与批评的关系:教育是站在理性的高度,让学生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培养德行;批评则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它是“当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教育的作用不大的时候,我们所必须要采取的手段”。可是批评绝不是吓唬、教训或斥责。批评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别人进步”。其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该平时注意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应该从总体上把握。任何一位班主任教师,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区,因此,他们就因不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了不同的性格,有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也就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作风。这样,在具有统一意志的集体生活中,他们就容易犯错误。若把这些形象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统一到集体意志上来,前提是了解,然后再去教育或批评。 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位同学,不管他以何种方式表现自己,其本质都是好的。做

把握好批评的尺度,标签:班级管理理念,班级管理论文,http://www.xxk123.com

 

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作为教师,特别是镇鳌班班主任教师,免不了对学生进行批评,我想,在批评之前,我们必须注意到批评的目的、态度和方式。就批评的目的来说,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教育与批评的关系:教育是站在理性的高度,让学生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培养德行;批评则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它是“当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教育的作用不大的时候,我们所必须要采取的手段”。可是批评绝不是吓唬、教训或斥责。批评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别人进步”。其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该平时注意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应该从总体上把握。任何一位班主任教师,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区,因此,他们就因不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了不同的性格,有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也就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作风。这样,在具有统一意志的集体生活中,他们就容易犯错误。若把这些形象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统一到集体意志上来,前提是了解,然后再去教育或批评。
    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位同学,不管他以何种方式表现自己,其本质都是好的。做为学生,他们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同时,他们都在下意识地告诫自己,如何引起别人的注意,如何体现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做为教师,千万不能忽视每一个学生,更不能冷落他们,否则总会有人产生孤独的感觉,甚至产生逆反和对抗心理,导致我们教育批评的失败。任何一种教育和批评的方式都必须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重视他。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个性的调皮的学生。
如果想用既不训斥也不惩罚的办法达到教育和批评的目的,使学生产生思想认识上的根本转变,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尺度:
    一、在真诚的交谈中批评
    对学生的缺点或错误,一旦发现,切忌简单粗暴地立即加以指责,更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待问题积多了再泛泛地点点现象,草草了事。前者易产生逆反心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对抗情绪。后者容易给学生一种敷衍的印象,他会认为老师很宽松,却认识不到自身错误的危害性。为避免这两种现象的发生,我们不妨在发现学生错误的时候去接近他,跟他个别交谈,用实实在在的话去打动他。让他自己去意识到错误的危害;或利用适当的时间,找几个同学以聊天的方式指出学生的错误,于有意无意间让学生在内心里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学生就会与老师和谐相处,就会积极主动的克服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以至更好地配合老师搞好班级工作。
    二、留一封感情真挚的信
    有时对学生进行批评,口头说不能表达感情,也不便思想的交流,或者由于某种客观上的原因,不便直言,或由于时间上的仓促对学生的问题缺乏思考,这样,就可以暂时放一放,来个冷处理。待认真地思考后,做书面上的劝说。
    对学生来说,以书信的方式进行批评,往往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面对老师的一封感情真挚的信而思绪万千,他会很投入地沉浸在这种无声的语言教育中。经验证明,如果给学生的这封信表露的是推心置腹的劝说,让他能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确实在关心他,那么老师的形象会立即在学生的心目中高大起来。学生本身在思想认识乃至道德品行方面就会产生一个质的变化。
    三、避免在公开场合下批评
    人都是有自尊的,相对来说,学生的自尊或虚荣显得就更强一些。当我们于当众发现了学生的某种错误的言行和举动,或者由学生举报经过自己详细了解证实某生确有错误的时候,不宜在某个班会或是任何一个公开的场合进行批评,这样有时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会令他们感到难堪,以致自惭形秽,甚者导致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消沉下去。若再想弥补可就困难了。因为这是一个心灵创伤问题,毕竟学生还年轻,他们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层次。

[1] [2]  下一页


Tag: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理念,班级管理论文教学资料 - 班级管理
《把握好批评的尺度》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