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单纯的讲解和分析已极大影响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众多教育工作者把电教多媒体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不仅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而且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影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最成功的艺术形式,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极高的价值,对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有针对性地运用影视艺术,对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潜在(优势)。
我校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信息化,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进程,并承担了数项国家级、省级的课题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借助电教媒体,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研究》、《利用电教媒体,训练和提高螳生的语文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研究》等均已接受评估并结题,其余的正在研究中。这一系列重大教学改革和成绩取得,为我们进一步开展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丰富的经验。
这一课题的提出,目的是研究探讨教师、优秀影视作品媒体和学生三维双向的协调关系,通过揭示这一协调关系的规律和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该课题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提出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培养21世纪的建设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语文素质,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更好地吸收应用各种先进的文化艺术,有利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促进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该课题的研究除了可以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发挥电教媒体优势之外,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活跃他们思维,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语文素质。同时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语文特色教学,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实验假设
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听、说、读是、写的能力。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它要求教师以系统的科学理论、认识学习理论、思维规律理论、教学理论作为指导。优秀影视作品同属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概括性和较强的思想性,其叙事、抒情、阐理无不入木三分,具有很高的语言水平。学生通过欣赏影视节目,使他们在看中学,在学中看,寓学于乐。因此,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对解决学生观看影视作品与学习之间的矛盾,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以优秀影视作品的欣赏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实现语文知识的传播加强情境创设。把作品中的语言、节奏、格调及情愿、旨意再现,增强语言表达的写感性和可仿性,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影视作品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模式:
普通语言训练
语言情感表达 拓展感知
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 优秀影视作品 特定情境 学生 提高听、说、阅、写
提高观察事物能力
丰富知识 发展思维空间
思想教育
四、实验变量
优秀影视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有效地增加教学信息量,丰富语言情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平,提高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形象化、具体化。利用优秀影视作品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自变量:优秀影视作品原信息辅助语文教学,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因变量:知识摄入量增加,扩大课堂教学密度,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描述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干扰变量:是否严格按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优秀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教师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性等。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