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述课例研究、集体叙事和行动计划三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着对校本研究的基本规 范和主要特征做出以下理解。
    从基本理念来看,校本研究与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等完全一致,充分体现了“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主要思想。
    “基于学校”,要求校本研究的问题来源和问题建构针对着学校范围内的教育教学现实问题;“通过学校”,要求校本研究通过学校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调整和改变,来实现和达成问题的逐步解决;“为了学校”,要求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和意义生成完全着眼于学校自身,实现的是学校德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特定目标,形成的是学校自身的发展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基本理念,也可以从宏观思维上概括为“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还可以从微观层面上概括为“在情境中(日常教学中),通过我们(教师和学生),为了我们”。
    从研究内涵来看,作为一种校本研究的范式,必须从核心环节上呈现并贯穿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核心要素。“自我反思”,是校本研究者对教育教学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理解与实践的^对`话,具有研究性质,既是整个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校本研究展开的关键和质量的保障;这种反思既是研究者主体积极而能动的主体性活动,又将研究者自身及其实践作为反思的对象和客体,因而直接导致研究者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结构改造和水平提升。“同伴互助”,既是校本研究的基本组织方式也是一种过程规定,通过分工协作、专业切磋、交流合作,形成一种“经验分享,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研究共同体。“专业引领”,揭示了校本研究是一种理论指导和支撑下的实践性研究,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既是激活理论、形成理论的过程,也是引导实践、提升实践的过程。
    从研究品质来看,校本研究具有作为教育研究的基本规定性。在多样性的教育研究范式和方法中,笔者认为,有效地揭示问题、恰当地处理素材、形成新的认识,是教育研究的基本规定性。
    有效地揭示问题。教育研究要求提出真实、普遍、有价值的问题,而整个设计和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校本研究的问题来源不是理论而是实践,尤其是学校与教师的自身实践,是关系学校和教师发展的真实的问题,是具有现实性、针对性、生成性的实践问题。围绕着这样的问题来进行研究的设计和操作,并使问题成为研究设计和研究操作的核心,就具有了研究的基本品位。
    恰当地处理素材。教育研究要求围绕特定的问题搜集素材、分析素材、处理素材,从素材中形成新的结论。不同的研究方式有不同的搜集素材、分析素材与处理素材的特定规范和要求。校本研究的素材搜集、分析和处理的方式,可以借鉴或沿用经典的专业的教育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但更多的还是采用适合于实践工作者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处理方式。
    形成新的认识。教育研究是一种对教育现象、教育过程、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要求扩展或深化对教育教学的认识,要能够提供新的认识和视野。如果校本研究围绕着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在不断扩展和提升研究主体自身认识的同时,能够贡献出蕴含着鲜明的实践智慧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成果和实践成果,能够拓展和提升我们对教育教学的认识视野和解释能力,能够为理论概括和理论总结提供丰富而鲜活的经验素材,就具有了研究的价值。
    
相关链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概略
相关链接>>>校本研究辅导
相关链接>>>艺术校本课程设置 
相关链接>>>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
相关链接>>>从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